note--三命通会

卷一——论五行及六十甲子吉凶

原造化之始

天地初开,混沌一气

列子提出了万物发展的状态:

  1. 太易:虚无,未见真气。(无名的状态)
  2. 太初:气生,但阴阳未明。(有符号了,但是没有进入象征界)
  3. 太始:阴阳清晰,万物形成。(有结构了,但是还没有辩证出内容)
  4. 太素:万物发展成熟,各具其形。(内容产生,结构被内容推翻,出现了God is God,想象界产生,同一性的假象产生)

这里有意思的点:

关于“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的断句,若是根据上述理解,那可以是“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样“太始”作为“万物之始”才可以用“无”这个名去解释,而若是断成“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那么“太始”则是无名,这里的“无名”要理解为前符号系统的状态,有点像上述的“太初”。

  • 太初:理
  • 太虚:气
  • 太素:象
  • 太乙:数
  • 太极:对理、气、象、数的合称,混沌之前虽然一切都是混着的,但是已经预设了(辩证法)理性结构,理混在道中,称为太极。

诸家论太极

庄子认为:道是气形之前的状态,而太极是气形已具而没有名的状态,因此庄子认为道在太极之先,而实际上,道作为辩证法的起点本来就是预设了其理(理在道中)的,因此道就是太极,万物生于太极,这个就和缝合点的自我理想相似,要先有一个否定了的能指,才能去规范能指链的其他能指,这个被否定的能指就可以谓之太极。

天地生于阴阳,阴阳生于动静(动静就是辩证循环),动静生于太极(辩证法)。太极是形而上为道,阴阳是形而下为器(阴阳、两仪其实就是物)。

阴阳相依而不相生。

五行阴阳

“天地即立,则太极之理散在万事”:这一句有很深的此在操劳着消散于世的味道。

这里还是有符号学的味道,五行之气行于天(能指),五行性质完备于地(实在、想象)。

  • 五行生——性的角度:水火木金土,水木阳,火金阴
  • 五行生——气的角度:木火土金水,火木阳,水金阴

气为阳,质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性无所不在

五行都具其性(性就是阴阳罢,五行每个都具有自己的太极),四时按序进行,这些顺次结构都和阴阳有关,而阴阳生于动静、动静生于太极。这里的性我感觉就是其能指链的位置一样的,因为它们在符号系统中为能指而非单纯的符号,才会具备性质,能够互相运作。

天下无性外之物——能指不会出离符号系统。

形气交感而万物生

无极是理,阴阳五行是气,太极是理气结合(朱熹)的结构。气凝聚在一起成为形,性为其主干,五行为其经纬,二者结合聚合为形。

举个例子:气在成形过程中,阳而健的为父姓,阴而顺的为母姓。(这里其实也就说了性化根本是符号学的机制,气——能指,形——所指,和实在在一个层面上)

人和万物都气化而生凝聚成形,气形交感,变化无穷。

天地之气交而生人物

天气交乎地,于人为男,于物为牧;地气交乎天,于人为女,于物为牝。人和物产生后,天地之气交感,人就得到了天地之中气,物得到天地之偏气

朱熹将这种天地之气交感作用的原因定为理之变化。

显然这里的推理:道(气+理)=太极->阴阳->形

关于“命”

这里给了一个讨论:命性论 VS 命积论

PS:其实就是唯理论 VS 经验论

  • 命性论:命由人平生所积,那么一切都可以改变,这就是人能胜天。
  • 命积论:命由生来的性决定,那么这就是命不可移也。

但显然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应该结合起来看。(那就是命性为框架,命积填入其中)

为何五行八字同,而富贵贫贱寿夭各异?

人生而获得来自父母的天地二气(先天元气决定的命运):

  • 承受清轻之气:为智、为贤者;
  • 承受浑浊之气:为愚、为不肖;

出生时刻决定的命运:

  • 承受清轻之气为贤者:
    • 生于中和之时:贵不可言,原富者更富,原贵者更贵,原寿者更长寿。
    • 生于衰败之时:行休囚之运,富者失财,贵者退位,寿者夭折不禄。
  • 承受浑浊之气为愚为不肖者:
    • 生于中和之时:行旺相之运,贫者转富,贱者转贵,短命者转长寿。
    • 生于衰败之时:运势极差,贫者更贫,贱者更贱,短命者多病夭亡。

后天德行对命运的影响:

  • 后天积德:不但自己享福,亦可荫及子孙。
  • 后天积恶:非只自身遇祸,亦使子孙落落人下。

人生富贱不仅系于命运,也与后天的生时、是否积德有关。

不同的观点

一些人对五行论的反驳:

浚川子认为天地是水火土三者生,说金生水乃无稽之谈。

又有说,天地万物皆由气所生,其性在成形之始就已经具备,每个种类都是完备的,五行并非相互递生的关系。

拿木为例:木以土为宅,以火为气,以水为滋,五行家的单说水生木是不全面的。周敦颐的五行四季也是假和的、错的,因为每个季节用五行之一比较都是不全面的,并且他还说四季无土,而土气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天人感应,五行各不相离

月有三十日,日有十二辰,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立为四柱用于推测一生的吉凶。

浚川子问四季与五行划分的错误,是因为他不知道五行有自己的旺相死休囚,各自代表当时不当时、用事不用事,并不是说春木旺了就没有土了(只是百分比的区别?)。

天人感应:人立而天从之,人感而天应之。(其实用符号学解释就更加合理了,摒弃了本体论改用认识论去理解。。。)

顺天则福,逆天则灾

相人术是通过观察人的气色而判读祸福:

  • 青:甲乙;
  • 黄:戊己;
  • 赤:丙丁;
  • 白:庚辛;
  • 黑:壬癸;

理数合一,天人一理。

小结

天人合一和贵在中和是命理学的主基调。

论五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