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期间各种裸露的舞蹈又将暴露狂的话题推到风口浪尖,当目光投射到暴露狂身上时,暴露狂又是怎么获得满足的?
精神分析角度的探索冲动作为欲望的部分表现出来,所有的冲动均是为了突破享乐的禁止抵达享乐的死亡冲动(冲动与性欲相关,性欲与死亡相关)。弗洛伊德曾将冲动定义为四个不连续原则组成的蒙太奇:压力、目的、对象、来源。拉康将这个四元素并入了自己的有关冲动“环路”的理论:冲动源自一个爱欲源区,环绕着对象并返回到爱欲源区。
这一环路由三种语态建构:
主动语态;
自反语态;
被动语态;
这三种语态与暴露狂映射起来即为:
我看到别人;
我看到我;
我被别人看到(我使我被别人看到);
在三个逻辑时间点上,自反语态让主体产生,并在将想象维度看到我的“我”排除(阉割)后,引入一个他者的目光来让主体获得其虚幻的完整性,这便是所谓的“自反性是将产生整体的对象融合回整体结构中去”,从这点上我们也能说暴露狂和偷窥狂是同质的。
关于冲动回路的四特质的具体解释:
冲动的压力并非生物学上的需求,而是精神刺激的一种卸力,也就是一种能指的卸除,是为了消除象征界里无法满足的要求带来的慌乱无措。将衣服脱去暴露乳房,是 ...
智慧的痛苦
未读如何了解尼采最近看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余明锋老师在b站开的一门公开课——《悲剧的诞生》二十讲,主要讲的是德国哲学,具体下来是尼采的哲学,即《悲剧的诞生》这本书的导读。发现这种人文哲学还是挺有意思的,遂简单记录一下。后续括号里的有可能是解释,也有可能是我随堂的一些想法。
哲学的概念概念性的反思,即思考看待问题的视角。因此哲学史不是单单的概念史,首先应当是问题史。
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提出的问题能切中时代的命脉,从概念反思的角度对时代作了一种诊断,甚至是提了一种方案。
这里余老师提的概念很显然是人文哲学的定义了:探究的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并不会去思考意识本身的一些属性。
了解尼采尼采:
最有反叛性;
文字最为生动有趣;
因此尼采是在世界范围内对青年的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这里以余老师挑选《悲剧的诞生》这本尼采的处女作作为公开课的内容,也是为了更好地带领观众进入尼采的思想世界。
悲观主义尼采的问题用一个词概括——悲观主义。
悲剧精神是对悲观主义这个问题的一个回应。
一些关键的观点:
悲观主义!=悲剧精神
尼采的悲观主义不只是个人气质的问题(并非人格特征上的悲观主义) ...
reverse
未读爆破全局代理工具proxifier最近白嫖了一个gta5,联网模式得开全局代理配合v2ray之类的代理工具才能流畅游玩,结果打开电脑里老的proxifier说什么试用过期,得重新注册啥的,索性去官网下了个最新的正版,简单查看了下没有壳,那越过注册功能就是逆向入门级的一个爆破,简单记录下。
修改的点首先搜索下字符串,找到注册功能的判断函数:
这里判断函数的内存地址为0x00E85790。
然后是几个跳过的点:
判断1,注册码格式:
00E85851 |. /75 34 jnz short Proxifie.00E85887
改为
00E85851 /EB 34 jmp short Proxifie.00E85887
判断2,是否执行退出函数:
00E8588F |. /73 05 jnb short Proxifie.00E85896
改为
00E8588F /EB 05 jmp short Proxifie.00E85896
判断3,注册码是否正确:
00E85940 |. /75 ...
为什么是拉康深刻影响到拉康的人:斯宾诺莎(幼年时期,近乎无)、达利、弗洛伊德。
虽然法国当时反对精神分析思潮很严重,但是超现实主义给拉康的精神分析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他的博士论文是在一种主流的反精神分析的文化中写成的,利用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另类资源。在拉康看来,精神分析更多的与哲学、艺术为伍而非医学,因此他强烈反对精神分析师接受SPP(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训练。(这样看来,难怪拉康的学说主要运用在文化批评的方面。)
对拉康的主要批评就在于批评他的学说没有实证行为主义的跟脚,并不具备使用价值,且不断地将其偏执狂思想强加给他者身上(也就是强行解释他人的精神)。这些批评都似乎是“泛神论”思想,也就是将事物的规律逻辑与我们的主体认识强行分离开来,事情的规律都在事物之中,然而精神分析却是反对这种观点的,它关注的恰恰是非理性的层面。
拉康难懂一点就在于他的概念会随着他的思想变化而变化,比如对象a、大他者、实在界或者阳具等,术语一致却又有不同的含义(什么概念迁移,我只能说不如尼采的隐喻迁移让人迷惑);其次,拉康也不想自己的思想被简单吸收与还原,因此很多理论都晦涩难懂,这种程度的晦涩就像拉康研究的 ...
《二进制代码路径混淆技术研究》阅读笔记代码混淆技术的分类布局混淆删除或者混淆软件源代码或者中间代码中与执行无关的辅助文本信息,增加攻击者阅读和理解代码的难度。
删除注释之类的,改变字符(变量名,函数名等)名称。
数据混淆指在不影响软件功能的前提下,变换软件代码中的数据或数据格式,增加软件代码的复杂度,可以分为存储和编码变换、聚集变换和次序变换等。
存储和编码变换
分割变量,使得一个变量p表达成两个变量a,b的某种函数映射;
将简单的标量变成复杂的对象结构,如JAVA中的int型使用Integer类表达;
改变变量的生命周期,如局部变量变成全局变量;
将静态数据用函数表示;(这里感觉是2方法的一种延伸?)
修改编码方式,如用等价的多项式替换数组变量原始的下标表达式(f(x)->a,还是2吧)等;聚集变换通过将多个数据聚集在一起形成新的数据结构,实现隐藏原始数据格式的目的。
合并标量变量,将多个变量V1,…,Vn合并成一个变量Vm;
重新构造数组来混淆数组运算;
修改类的继承关系也可以增加代码的复杂度,可以把两个无关的类进行聚集,生成一个新的无意义的父类,也可以 ...
《红豆》陶云潜——三重创伤下的主体性回归对精神分析而言,《红豆》中的三子陶云潜是一个绝佳的分析案例:童年时期的和兄长的二元欲望关系,兄长战死后的第一重创伤、简望舒道明心声后的二重创伤、白思尧死亡后的三重创伤的相互作用。对陶云潜而言,根本性的创伤仍旧是兄长死亡的第一重创伤,并且在关键的二重创伤和重放式的三重创伤后,陶云潜的欲望与大他者的欲望彻底分离开,得到主体性的回归。
陶云潜作为陶家的三子,自小个体的欲望就被国尔忘家这样的宏大叙事所代替,这是他一直承担着的大他者;他的兄长陶云疏一直扮演着他的母亲角色,通过两者的相互欲望,陶云潜获得了自己的在想象界的完整性。
云潜首先遭遇的激烈冲突是兄长的为国捐躯——大他者将云潜从他和兄长的二元欲望关系中强行分离开了,但是结果怎么样,云潜的欲望真的和大他者欲望分离了吗?可以看到,云潜继承了兄长的遗志,他的欲望中心仍旧是大他者的欲望中心——国尔忘家。他的母亲能指——兄长的死亡,让他清楚意识到了象征秩序的存在,但是他没有将大他者在他身上的欲望(欲望他能投笔从戎)和自己的欲望(从事文艺事业)分离,而是将大他者欲望在事件后完全取代了自己的欲望。此时,云潜就陷入 ...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太行。。。
并没有指出拉康为什么会把这些病症和阳具锚点关联,且大部分的内容我感觉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知识,可能只是把弗洛伊德的阳具象征化了而已。
引言临床上使用拉康学说的难点在于我们很难找到有指向性的地标,作者给了大致的方向:
第一类可能出现在形成诊断的过程中;
第二类是必须坚持的与行动治疗和动力有关的指导;
本书主要涉及的是精神病理结构的动力学和经济学描述,主要包括:倒错、癔症、强迫症。
诊断与结构精神分析中的诊断概念精神分析在设立之初就确定了临床精神分析的模糊性:预先设置一种诊断,以便决定治疗的进程,即便这个模型的相关性需要在诊断开始后才能得到确定。这也是精神分析诊断的临时性。
常规医学的诊断概念:
观察标准,类似医学的本体论,核心模型;
分类标准,根据不同的案例适配不同的方法;
因此医学诊断是病因学视角和区分性诊断学视角的双重视角。
但是精神分析唯一能得到的关于病人的信息只能从病人充满谎言的想象性的言辞中获得,这些言辞往往会掩盖病人的欲望。
尽管存在无意识的不可预测,精神分析也存在某种流程化的诊断,这种诊断是临时性的:
诊断需要被预设以确定方向但 ...
PrefaceWalter Benjamin pointed out that Mozart and Kant had the same idea of marriage, which caused much indignation in moralistic circles. In this book, the same idea is put to work(implying that the book is kitsch), and many artists’ works will be interpre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can. We would find what Lacan means in his “Kant with Sade” formula.
The book’s intention is twofold:
Use Lacanian theory to analyze the popular culture.
Show Lacanian theory helps the idiotic enjoyment of popu ...
前几天华为实习生的一道笔试题,可能是我投安全岗的原因,编程题比较简单,记录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 int num; cin >> num; char **p = new char*[num]; for (int i = 0; i < num; i++) p[i] = new char[9]; for (int i = 0; i < num; i++) { for (int j = 0; j < 9; j++) { char tmp; cin >> tmp; p[i][j] = tmp; } } for (int i = 0; i < num; i++) { if ((p[i][0]-48)) { for (int j = 1; j < 9; j ...
0 Day 笔记
未读notes about chapter 25from 25.2下断点的技巧畸形RetAddr断点所谓畸形 RetAddr断点,就是将POC中溢出后覆盖的函数返回地址修改为一个非法地址(例如 0xFFFFFFFF),在调试POC时能够触发一个非法内存访问的错误,使得调试器中断下来。
条件断点条件断点是一个带有条件表达式的普通INT3 断点。当调试器遇到这类断点时,它将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结果非零或者表达式无效,将暂停被调试程序。
od中在地址shfit f2即可。
举例:
调试记事本时,UNICODE [[ESP+4]]==”c:\test.txt”,表示当进入CreateFileW 函数后,如果第一个参数lpFileName为unicode 字符串”c:\test.txt”时则暂停被调试的程序。
消息断点消息断点是调试UI程序时的常用技巧。有时需要分析类似一个按钮被单击后程序的处理过程,就需要设置消息断点。消息断点其实是属于条件断点的,只不过是用消息来做表达式的。
内存断点调试过程更关心的是一些重要数据在内存中的读取、访问等操作,那就需要内存断点的支持了。
“Memory, o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