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_笔记

哲学的诞生

希腊文明的历史背景

希腊哲学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终止于公元6世纪。

公元529年,皈依了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封闭最后一所柏拉图学院,一般以此作为希腊哲学终结的标志。

希腊哲学跨度较大,一般包含: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和其他的古老文明类似的,都是以王宫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式的帝国;不同点在于后面王宫烧毁,希腊文明出现了断层,然后又兴起,且没有采取原先的方式建立文明,而是城邦制。

希腊哲学的繁荣是在雅典,以三个人为代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希腊文明最鼎盛时期:两次波希战争胜利之后。

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是希腊哲学产生肥沃的土壤:

  1. 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
  2. 人们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
  3. 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
    • 在民主制度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靠的是语言的影响,要靠道理,不是靠信仰(宗教)来直接解决终极关怀问题。

哲学的诞生

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脱胎于神话(都是想解决终极关怀问题)。

人类最早是以神话的方式给出对世界的说明。

当人们不满足用命运去解释的时候,试图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命运->必然性->规律

比如阿那克西曼德就试图解释命运:

根据时间的安排,它们要为各自对他物损害而相互补偿,得到报应(互相补偿原理)。

当然中国哲学也有类似的,老子讲: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后来,最早的一些人不满足用命运解释自然,试图研究自然,哲学由此诞生。

对自然的研究,构成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主要内容。

希腊哲学分期:

  1. 前苏格拉底哲学(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宇宙生成论)
  2. 雅典哲学(鼎盛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 晚期希腊哲学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希腊人认为自然的构成有四大元素:水、火、土、气。

那四大元素哪个是最古老的开端?

这就形成了西方哲学第一个概念:本原(arche)。

本原的含义:开端、主宰。

苏格拉底:所谓本原就是万物从哪来,毁灭后到哪里去,万物生灭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

泰勒斯,其思想:

  1. 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有隐喻的意思)。
  2. 宇宙充满了灵魂。

赫拉克利特,其思想:火是万物的本原(比喻和象征的火,强调的是变)。

柏拉图对赫拉克利特的总结: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那一切都在变,怎么去解释自然?

一切都在变,知识怎么常驻?

赫拉克利特:变不是没有,不是无迹可寻的,变化是有规律(logos)的。

早期自然哲学的局限:

  1. 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持。
  2. 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
  3.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导致第四点)
  4. 无穷后退不可能。

本体论的专向

毕达哥拉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数。

此时,探讨本原不再聚集在经验观察,而是开始有了抽象的概念,但还是量的规定,不是质的规定。

巴门尼德:存在和思想是一致的(存在是不动不变的一),而这个存在才是哲学追问的对象

存在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

为啥学哲学要追问一下语言学的含义?(最近也被这个问题困扰)思想离不开语言,不同的语言产生不同的思考(至少形式上的不同)。

希腊人在找寻自然中什么是不变的东西,其实就和语言中不变的东西相关:(西方语言中)系词不会变化,就是“是”,就是“存在”。

“存在”这个概念的提出有西方语言的必然性

所以其实,西方哲学的“存在”,是指存在出来存在物的前提,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的提出,奠定了西方哲学核心部门——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

这里的形而上学指西方哲学的核心部门,和本体论是同义语。

本体论(Ontologia)是研究存在的,是关于存在的理论。

巴门尼德贡献:

  1. 确定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
  2. 确定可思辨哲学的一个基本公式: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
  3. 在哲学中开始了推理和论证。

本体论转向问题的一个形象例子:

以桌子为例:

在巴门尼德之前的自然哲学家追们桌子的时候:桌子由什么自然界的东西做的,然后递归追问下去。

对巴门尼德来说:无限后退没有意义,追问不了桌子之为桌子的问题。因此会问:决定桌子是桌子是由什么决定的?即桌子的概念。

当然在巴门尼德这边,还没有很清晰地从概念的角度追问事物的本质规定,真正从概念角度把握存在,是苏格拉底,巴门尼德是做了这样一条真理之路的开端。

早期自然哲学那种朴素的思想主要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之上,巴门尼德所代表的转向,相当于从感觉经验的对象转向了思想的对象。

苏格拉底的问题

智者学派

智者:在公元前5世纪,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

智者的积极意义:智者对于动摇传统观念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智者采取的方式是感觉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的,使知识成为了不可能,同时也激发了苏格拉底系的哲学的发展。

智者的兴起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同时也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败。

雅典城邦民主制度下,所有的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的平等,主要体现在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于是智者就出现了。

智者的观点:事物没有对错,只有论证方式。

智者的第一个代表:普罗泰戈拉,留下了两个命题:

  1. 人是万物的尺度。
  2. 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智者==诡辩”)。

在古希腊时代,智者否定了知识的可能性,认为一切都是意见,每个人都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生平

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是出来收拾残局的,重新树立人们对知识的追求。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即善(agathon)。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原因:苏格拉底的政治理想和当时的雅典城邦发生了冲突。

苏格拉底政治理想:知识救国论。

苏格拉底强调人一定要对国家、对政治生活有知识,才能够参与政治生活,才能有效地、有意地去做这些工作。

苏格拉底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座右铭:认识你自己。

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即善。

每一个事物都是由本质决定的,任何事物的生成总是自身本性的实现(这个是现象学的还原啊)。如果把宇宙万物看成一个一个整体,那么宇宙万物也有一个向善,向最好状态实现自身的目标。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

苏格拉底称其为“德性”(arete)。

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人的德性。因为德性是一个潜在的东西,需要得到自觉才能让它发挥作用。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德性。

苏格拉底认为人要以对自己的德性的自觉作为一切行动的一个根本前提,一切行动要以一个善的意志为前提,人的行为才是善的。

如何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

苏格拉底的一系列对话始终围绕着“是什么的”的问题。苏格拉底倡导认识事物的类本质的概念。

苏格拉底的论辩方法和历史影响

苏格拉底奠定的一个基本思路:

通过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

苏格拉底的这种论证方式:助产术

为啥叫这个,因为苏格拉底自称给男人的思想接生。

其实这种方式就是辩证法

实际上在希腊时代,辩证法更多的是一种论证方式,甚至可以看成一种游戏(两个人相互论辩,解释矛盾,使问题更深入的层次)。

通常辩证法有四个环节:

反讥 归纳 诱导 定义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不可以教的,因为他认为知识是先天的。基于经验的自然哲学的衰弱已经说明了知识不能从经验来,那就从是人先天带来(先验的)。

后来柏拉图把这种方式归纳为:学习就是回忆。

这里就有一个哲学上的对知识的一个论辩:知识是先验的与经验的矛盾。

知识的根据何在?

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从何而来?

因为假如感觉经验是偶然的,那么作为科学知识的根据,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也是有问题的。

现在我们能意识到,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相对范围内的。

休谟问题:由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只要是指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

典型案例:黑天鹅问题。

柏拉图的理论观

柏拉图的生平

本来搞文学的,追随苏格拉底以后就把自己的诗稿烧了,全身心投入哲学之中。

苏格拉底死后,知道城邦出了问题,便四处游历寻找拯救城邦的方法,最后失败了,回到雅典郊区办起了阿卡德摩(acadamy),即柏拉图学院。

柏拉图的《理想国》(《国家篇》),就是想探究国家的本质,为现实国家树立一个典范。

一些《理想国》中的思想:

人的灵魂:理性、激情、欲望
类比于国家:理性、激情、欲望
对应的阶层: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
三个阶层各守其责、各自完成实现自己的德行(各自体现自己的灵魂),那么国家就是正义的国家。

因此柏拉图提出了四主德:

古希腊传统的四种美德,即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从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理想:

除非一个哲学家做王,或者国家因为某个奇迹成了哲学家,否则一个国家是治理不好的。

两个世界(一)

柏拉图的思想的研究理应一篇一篇的对话去看,整体看会有很大的麻烦,因为在长达40年的著述中,柏拉图的思想的变化很大,特别是晚期的思想。

相对来说柏拉图比较完整的思想的在《国家篇》中有所体现,但也是体现其中期思想的。

在《国家篇》中,柏拉图为了说明自己的理论观念,用了三个比喻:

日喻:太阳之喻
线喻:线段之喻
洞喻:洞穴之喻

太阳之喻

在《国家篇》中,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在世界。现象世界是可见事物的世界,实在世界是不可见的理念世界。现象世界中太阳是主宰,理念世界中善的理念是主宰。

线段之喻

把一条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相等于可感世界,一部分相等于理念世界;然后根据真实性与明确性作再次划分。

洞穴之喻

比较明确地讨论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区别。用人应该从洞穴走出去比喻要从现实的信以为真的可感世界转向看不见的理念世界。

两个世界的划分其实就是: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

知识的对象不是可感世界(自然哲学的对象是这个,因此就衰落了),而是理念世界(由可感世界本质所构成的世界)。

因此在柏拉图这边,可感世界不必做过多研究,应该把重心放在理念世界上,由此引申出柏拉图的一个核心概念——理念,柏拉图的整个学说也通常称作理念论。

所谓“理念”,柏拉图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大多数情况是idea),这两个概念均出自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在英文中通常以大写的Idea与小写的idea来区别客观的“理念”与主观的“观念”。

这个“理念”的翻译有很多的矛盾,比如陈康教授就主张将“理念”翻译成“相”。

“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早年柏拉图为了维护理念的纯洁性,主张理念和理念之间没有关系,他认为它们是独立存在的。比如:具体事物之间的大小概念是可以相对的,但是理念不能存在相对的,必然还得给理念找理念。

两个世界(二)

理念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简单理解就是概念和事物(不仅是)。

但是在柏拉图这,理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早年,柏拉图对理念和事物的关系有两种思想解释:

  1. 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2. 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其实都是:一般和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

柏拉图主张:一般和个别是完全分离的两个世界。理念世界是存在于可感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可感世界是由于分有或者摹仿理念世界的模型而变成的。

因为柏拉图把理念作为本质真实的存在,所以一般也把柏拉图归为客观唯心主义。

理念其实有四重作用:

  1. 理念是事物的共相;(揭露概念)
  2. 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揭露存在条件)
  3. 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揭露本体状)
  4. 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揭露本质,和他老师的“善”有点像)

认识论

尽管认识论当作非常自觉地去讨论要到很靠后,但是只要哲学出现,人们想要提供一种理论化的世界观,就不能避免认识论的问题。

两个世界的划分相当于柏拉图的本体论,但是背后和认识论相关:

可感世界——可感而不可知——感觉的对象
理念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思想的对象

既然理念世界是不可感的,那么如何认识理念?怎么知道有理念世界的存在?

柏拉图早中期的解释:回忆说与灵魂转向说。

回忆说

复用了苏格拉底的学习的论说,说: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和理念融为一体,通晓理念世界的一切,但是当他下降到尘世与肉体结合后把一切都忘掉了。学习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诱导,让人回忆起原本知道的东西。

那么知识怎么可能是在脑子中就先天存在的呢?这个就涉及到哲学史上经验论先验论的争论。

这个争论最根本的麻烦在于:

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偶然的、不可靠的,经验无论怎么重复,人们都不可能从中找到普遍性和必然性。

休谟:个别的、偶然的经验重复一万次还是经验。(黑天鹅的问题)

归纳推理不能下全称判断。

经验论无法解决普遍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而柏拉图这个回忆说就是最早的先验论:知识是先天的,学习就是回忆。

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灵魂转向说

这个和洞喻是相关的,

灵魂的转向就是需要从感觉经验的世界转向理念世界。

这里柏拉图就提出一种类似:我们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这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重要的目的是给知识提供根据。

柏拉图学说的思想

对于理念论的反思

西方哲学史对理念论批评最早的就是柏拉图自己。

在古人眼里:哲学——解决问题

因此,古人为了解决问题,当体系不能解决问题,会抛开体系,但是后来的很多哲学家,往往会把维护自己的体系作为更重要的工作。

而柏拉图批评自己的理论毫不避讳的,比较有名的就是《巴门尼德篇》,上篇主要是一篇对话,进行自我的反思。

理念论的困境一:理念的普遍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很强的伦理性,由于理念世界是“善”主宰的世界,那么是没有丑恶东西的,而可感世界的恶的东西也是有理念的。那么恶的东西的理念在哪?

这个问题类似基督教的一个问题:上帝创造的世界为什么有恶?

圣奥古斯丁神正论的回答:上帝创造世界没有恶,恶不是存在,是善的缺失,世界是不完满的,善是缺失的。

神正论:基督教哲学名词,认为世界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上帝的存在。

理念论的困境二:理念的分有问题

事物分有理念,分有的是理念的整体还是理念的部分?

举个例子:假如桌子分有理念的整体,那么每个桌子都分有完整的桌子的理念,而桌子都是不同的,那么桌子的理念就会有很多的,理念不是统一的;如果桌子分有理念的部分,那么每个桌子都有完整的桌子的理念的一部分,那么每个桌子的那一部分都是一样的,但是如何从个别到一般就很难探讨。

理念论的困境三:“第三者”

具体事物的理念是具体事物相似概念,那么具体事物和理念之间是否还存在相似概念,就是新的理念,具体二分下去会有无穷多的理念。

理念论的困境四:“分离”的问题

“分离”的问题:如果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分离的,那么如果认识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又怎么对可感世界发生作用?

亚里士多德强调事物和事物自身的概念是融于一体、不可分离的。

但由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为了给知识提供根据,所以他虽然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是假如自己后退一步,知识将无立足之地。(经验论无法解决普遍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通种论

到后期,柏拉图不去探讨理念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开始探讨理念和理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种论

最大的理念(Genos)柏拉图称为种。

因为具体事物其实是有多重属性的,假如理念和理念之间没有关系,那怎么解释具体事物具有多重属性。

此时柏拉图:有些理念可以相互分有,有些理念不能被相互分有。

柏拉图的思想方法:把构成世界本质的所有概念,能够构成一个有机体系,作为整个现实世界的逻辑结构。

这个工作一直黑格尔为止。

柏拉图坚持现象和本质是两个世界。

黑格尔对此的解释:现象是本质的自身显现。(萨特这块。。。)

柏拉图学说的影响

柏拉图提出了这样一种自上而下解释世界的思路,对西方哲学有很大的影响。

怀特海: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给柏拉图作注脚。

中世纪哲学的教父哲学深受柏拉图哲学的影响。

且由于柏拉图哲学具有很强的等级体系,也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一起影响了基督教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著作

亚里士多德是外邦人,在雅典过得不是很好,但是他对一切都感兴趣,博览群书。

亚里士多德留下的著作大多晦涩难懂,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作为亚历山大曾经的老师,亚历山大死后便被疯狂批斗,所有的对外经过修饰注解的著作都被毁了,而留下的只有自己用于教学的手稿,且这些手稿在一二百年后才在一个地窖里发现。

亚里士多德强调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使得希腊很多知识财富(各个领域的)流传了下来。

亚里士多德留下来的著作:
《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论诗》等,其中真正涉及哲学的不到20%,主要就是《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否有体系?这个也是有争论的,一方面说是有体系,显得没有体系是因为编排手稿时有问题;一方面说是就事论事,面对问题,没有体系。

亚里士多德将知识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 理论知识
  • 实践知识
  • 创制知识

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原因”,意义接近于一个事物存在所需要或者说必备的、充分的条件。

亚里士多德将构成事物存在的条件归结为四种,即四因说

  1. 质料因

构成事物持续存在的基本条件,亚里士多德有时候也称为载体。(类似于“本原”)

  1. 形式因

构成事物的本质规定/概念。(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

  1. 动力因

事物生成的动力。

  1. 目的因

事物实现自身的目的。(类似于“善”)

四因论是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一个总结:

质料因——本原
形式因——理念
动力因——种子说
目的因——善

后面亚里士多德又说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合起来说(都是构成事物概念的原因),于是构成事物的原因就是:形式质料

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完全分离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形式和质料是结合在一个事物里面的。

但是假如仅仅使用形式和物料去分析事物存在的条件,就会容易静态的分析,脱离了动力,于是,亚里士多德又引入了潜能现实

质料——潜能
形式——现实

考虑到质料和形式之间的相对关系(动力生成),亚里士多德排列了一个秩序:

最初的质料是完全没有形式的(水、火、土、气);最高的形式是隐德莱希(entelekheia),最完满的现实,万物的最高目的(听起来像是熵增,又或者是酒神意志)。

最高的现实和最低的质料之间就是潜在和现实的生成关系。

形而上学

英语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来源根据传说是因为当时整理亚里士多德手稿的人在整理这部分内容时恰好是在《物理学》之后整理的,于是取名叫“ta mata ta phusika”,即“物理学之后诸卷”,后人化简为“metaphusika”,但是“meta”不仅有“之后的”的含义,还有“元”“超越”等含义。

汉语里,形而上学一般有两个含义:

  1. 与辩证法相对的思维方式;
  2. 一种学科;

形而上学(学科)这个概念和“本体论”(ontology)是同义语,“ontology”就是“to on logos”,就是研究存在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1. 存在论
  2. 实体论
  3. 神学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专门讲过形而上学:

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存在由于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

“作为存在的存在”就是说从存在角度来研究存在(存在物存在的条件),而不是从存在物的角度。

那怎么研究存在?

通过深入分析,亚里士多德发现:存在是不可定义的。

为什么呢?因为一般定义都是使用属加种差,即找到定义物跟高的类并找到相比于同类的区别。

但是存在没有更高的类,因为它是最高的,也找不到相比于同类中其它的区别,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无法用属加种差给存在物定义的方式定义存在。

但是我们可以问:存在是怎么存在的?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存在的两类意义:

  1. 偶然的意义
  2. 本然的意义

举个例子:一个建筑师的帅气是他的偶然意义(与他是不是建筑师无关),但是一个建筑师懂设计建筑就是他的本然意义。

亚里士多德要探讨的是本然的意义,这种意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范畴

范畴:在希腊语中,意思就是“关于神的述说”。

通常理解的“范畴”:对事物最大、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

因此亚里士多德就说:范畴表述的就是存在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概括了十个范畴:实体 数量 性质 关系 地点 时间 状态 动作 所有 承受

亚里士多德看来:范畴体系=世界的逻辑结构

实体的概念

十个范畴里最核心的就是“实体”。

实体(ousia)的翻译并不是很合适,ousia是“eimi”(存在,是)的现在分词。字义其实就是“是或存在之物”,就是本质。

亚里士多德时代的“ousia”这个词,是指构成一个事物是什么的那个本质。

拉丁语实体(substantia)的含义:字面含义是“站在下面的东西或者支撑者”。

在亚里士多德的述说中,实体就是“只能充当主词的那个东西”,即绝对主词。

事物被称为ousia有两种方式:ousia是终极的主体(主词),它不再述说其他事物;以及ousia是某个“这个”(tode ti),它也是独立的。

什么是实体?

最早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后来亚里士多德主张形式是第一实体。

另外,亚里士多德还主张神是最高实体。

神(theos)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高的范畴。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神是哲学意义上的神,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而不是指宗教的信仰的那个东西。

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证存在者永恒的实体:

如果实体是可以生灭的,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生灭的(都不存在);而时间和运动是不会生灭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假如时间和运动也是生灭的,就谈不上生灭,即生灭变化是以时间运动为前提的),那么时间和运动以谁为前提,这只有永恒存在的实体,时间和运动才不会生灭。

这个永恒存在的实体就是“隐特莱希”,也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说的善。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到神圣的存在。

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

差不多一个概念。

都是通过有限的思想去达到这个无限的境界。

思辨是做高的幸福。

伦理知识属于实践知识。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

  1.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2. 当情况不明显的时候,我们怎样确定什么是应该做的?

幸福就是合乎德性地实现活动(是稳定的,是自我的完善,这里多少沾点苏格拉底的善的概念了)。

那么怎么选择?(问题2)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可以解决,通过生活的实践去取其中。

这里就提到了实践智慧

我们面对诸多可能,实践智慧就是利用理性去选择对自己的最佳的方式。

而这些意志的前提是需要善良意志的。

康德认为,所有的东西,必须以有一个善良意志为前提。

晚期希腊哲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22去世后到公元529年之间。

晚期希腊哲学四大主要流派:

  1. 伊壁鸠鲁主义;
  2. 斯多亚学派;
  3. 怀疑主义;
  4. 新柏拉图主义;

这个时期是希腊文化圈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个社会动荡不安,个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情况下(人生五常),人们对哲学的要求更多倾向在伦理学上。

此时人们要求哲学回答的问题:对神和死亡的恐惧。

伊壁鸠鲁主义

利用德国克里特的原子论,提出了一套快乐主义的伦理学。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临;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

即去研究自然,按照自然本性去追求肉体的快乐。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的芝诺更强调灵魂和肉体的区别。

斯多亚学派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要摆脱肉体的限制,让灵魂得到净化。

即戒除肉体的快乐,让灵魂净化。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认为要通过人认识自然永远得不到安宁,因为经验论的得出的知识是不普遍不必然的。

怀疑主义认为想要得到安宁,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一切不下判断,不置可否,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新柏拉图主义

普罗提诺利用柏拉图的理论加工改造。

主要对理念论做了两个改造:

  1. 普罗提诺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上,加了一个更高的存在,即“一”(太一)。

太一是最完满的存在,充溢而流溢,产生了理念世界。

  1. 普罗提诺利用“流溢说”解释事物和理念之间的关系。

人类需要让灵魂回归,关照到太一。

希腊哲学从神学而出,发展到普罗提诺,又回归到了神秘性。

信仰的时代

中世纪哲学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哲学:公元二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的哲学形态

这个时期,基督教在西欧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这给哲学发展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轴心期: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

西方文明两大源头:

  1. 希腊文明(雅典)
  2. 希伯来——基督教文明(耶路撒冷)

中世纪的三个基本要素:罗马帝国、基督教、日耳曼人

罗马帝国

当时汉武帝时期抵御匈奴,把匈奴一路往西赶,也就形成了当时的“上帝之鞭”。匈奴人引发了当时的民族大迁徙(到一个地方就把一个地方的人赶跑),就把当时的日耳曼人赶到了罗马,渐渐形成了罗马帝国。

基督教

耶稣是一个犹太教的人,但是提出的基督教的教义突破了犹太教的限制。当时的犹太教是“旧约”,即只有犹太人和上帝可以签约,后面的基督教是“新约”,即所有人都可以和上帝签约。

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区别:犹太教认为只有犹太人才是上帝的选民。基督教突破了犹太教的限制,它针对所有人,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能得救。

基督教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小分派最终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恰恰是罗马帝国提供了条件:

  1. 罗马帝国辽阔的地域给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 罗马帝国——民族大监狱;

基督教传播开来之后,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教义,最后在公元325年,在小亚细亚的尼吉亚城举行了基督教大公会议,最终由皇帝拍板定了《尼吉亚信经》。

基督教当时面对与其他宗教的竞争以及希腊哲学的竞争(比如斯多亚学派)。此时基督教就需要借助哲学,慢慢地哲学化,也因此带来了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本来是生活在欧洲北部的部落群,进入西欧时处于军事共产主义的阶段,实行的是封建庄园制。

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

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主要有:

  • 超验性

基督教关注的是人死后,人的灵魂如何升天堂,对于超越于世界之外的世界远远高于任何一个时代。

  • 内在性

基督教强调信仰,使人们的关注从自然到人,人的情感(信仰)的层面。

  • 自由的问题

古希腊哲学主要关注的是必然性的问题,没有去关注自由的问题,基督教考虑了。

上帝全知全能全善,但是亚当吃了禁果却没有组织。奥古斯丁做了自己的解释:上帝创造亚当按照自己的形象,给了自由意志,亚当滥用了自由意志,选择了恶没有选择善,这个就是原罪

  • 超自然的观念

在希腊人看来,自然是有机的:

自然——大宇宙
人——小宇宙

在希腊人看来,人和自然是同质同构的,人要做到如何回归到自然。

在基督教看来,上帝创造了世界,自然是“死”的,人是“活”的。

教父哲学

公元2世纪到公元5世纪,基督教会中一批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了基督教信仰,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

根据地域划分:

西罗马帝国——西方教父(拉丁教父)
东罗马帝国——东方教父(希腊教父)

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也是后来基督教产生天主教和东正教这两个支派的原因。

教父哲学最大的代表——奥古斯丁

当时困扰奥古斯丁和众多基督徒的一个问题: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那为什么还允许恶的存在(自然地恶和伦理的恶),于是奥古斯丁皈依了摩尼教(拜火教、明教)。

奥古斯丁后来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创立了神正论,找到了为神的正义辩护的方式。

神正论(神义论):基督教哲学名词,认为世界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上帝的存在。

奥古斯丁借用了流溢说(世界万物是由先验本原充溢而流溢,然后逐层不完善),认为上帝是完满的,但是上帝创造的世界是不完满的。

恶是善的缺失,是因为世界是不完满的。

再比如有人问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干嘛,奥古斯丁就说,上帝同时创造世界和时间,不存在“之前”。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8-9世纪,法兰西帝国崛起,查理一世(查理曼大帝)兴建学校,也就形成了加洛林朝文化复兴。

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经院哲学

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经院哲学:最初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讲经的哲学就称为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最大的代表:托马斯·阿奎那:哲学家、神学家

安瑟尔谟关于上帝本体论证明:上帝是最完满的存在,那也在现实中存在——通过上帝的观念推论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概念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祂才是完满的。

托马斯·阿奎那的推理(感觉还是新柏拉图哲学的逆推理,结合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主打的理性证明):

  • 任何事物都以另一事物为动力因,以此类推就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
  • 任何事物都以其他事物作为其存在的条件。在这些偶然的相对之中,最后一定会出现一个绝对的必然作为它们的根据。
  • 万事万物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都是要达到完善。由此推论下去你就一定会推出一个最高的完善。

经院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啥关注这个主要是当时宗教为主的社会环境):
一般——个别
共相——殊相

根据这两个,经院哲学家就分成了两派:

  1. 唯实论(实在论):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是存在,殊相或个别的东西不过是现象。
  2. 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

(实在论当时一直被看作正统,因为教会是普世教会和普遍性相关,唯名论被看作异端,一般会去维护王权,因为王权是个别的)

这个争论其实可以看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理念是真实存在,还是个别具体的事物是真实存在。

这个问题溯源《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引论》,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之争归结为三个问题:

  1. 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还是仅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
  2. 如若共相是实体,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3. 如若共相是无形的,它与可感物是分离的还是存在于可感物之中?

经院哲学的衰落是以唯名论的兴盛开始的,伴随一些很极端的概念,比如:概念不过是语词,甚至只是声音,没有实在性。

唯名论的代表:威廉·奥卡姆,著名的论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思维经济原则/奥卡姆剃刀)。

唯名论坚决反对用理性证明信仰,因为证明不了就会危害信仰。而托马斯·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引入了经院哲学,就像是投放了病毒。

后面文艺复兴时期,并没有大的哲学家出现,也是深受经院哲学(繁琐哲学)其害。人们发现假如不能用理性证明,就会引发强烈的后果(比如不能用理性证明上帝存在):

  1. 动摇了人们的信仰根基;
  2. 坚信上帝存在的人:理性无能;

所以人们就不喜欢理性,走向了感性。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有关艺术、文学、自然科学和建筑等方面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其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而它的实质则是人文主义运动。

人文主义:指与神学相区别的那些人文学科,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等。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以及他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人文主义突出人的地位,不是和神学对立,而是将人和自然对比,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的作用:使希腊哲学与近代哲学关系接通了。

宗教改革: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以及慈运理等人,最终分割出新教与旧教。

宗教改革的契机也是因为教会的腐败:赎罪券。

马丁路德后涌现了一批新教——路德宗、加尔文教等。

宗教改革把宗教回归到人的内在性,也就是原教旨主义(回到教父哲学去了),也就是讲究主体性。

近代哲学的曙光

14世纪至16世纪中世纪终结,近代哲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新时代的曙光:

  1. 世界的发现;
  2. 人的发现;
  3. 科学的发现;
  • 世界的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大航海时代),美洲的发现,全球化的开始。

  • 人的发现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科学的发现

日心说假说的提出、培根为人类研究自然辩护等,使得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目标使得科学的作用被激发出来。

弗兰西斯·培根(经验论)一般被看作近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的过渡人物,笛卡尔(唯理论)被看做是开端。因为尽管培根在近代哲学出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知识结构还是比较陈旧的。

主体性的觉醒

两希传统碰撞中的近代哲学

希腊文明(雅典)和希伯来文明(耶路撒冷)。

希腊哲学重视经验的自然主义和科学精神。

基督教哲学重视超验性(超自然,超经验的)的形而上学。

近代哲学不仅关注自然科学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论和自然哲学的理论,也关注超验性的本体论问题。

哲学家们心中的“上帝”大多情况下不是人格神而是形而上学的终极原因、终极存在。

18世纪至19世纪的哲学家们,往往强调哲学是一门科学,且是所有科学的基础。

那么哲学的科学性如何体现?

通过体系性来体现。

科学知识的发展使得哲学思想开始复苏,并使得人们重新树立起了对理性的信心,也给哲学家们提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理性无法建立在经验哲学上,知识的起源、范围,科学的普遍性、必然性基础(认识论)

近代哲学(17世纪到19世纪)的精神:启蒙主义(理性、自由)

启蒙主义两种解释:

  1. 狭义:18世纪法国哲学(启蒙运动)
  2. 广义:整个近代哲学(从经验论和唯理论到德国古典哲学)

启蒙主义三大敌人:

  1. 封建专制制度
  2. 宗教迷信
  3. 愚昧落后

近代哲学之处,人们主要的争论: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通过感觉经验给科学提供基础,由于这些哲学家一般是英国哲学家,也称之为英国经验论。
唯理论:科学知识的基础建立在理性自身基础上,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因为都来自欧洲大陆,也称为大陆唯理论。

经验和理性之争构成了近代早期哲学的主要内容。

这个争论和科学的发展也是有关的,比如:地心说和日心说。

经验论和唯理论没有结合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需要结合,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

笛卡尔与主体性的觉醒

笛卡尔一般被看作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最重要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经院哲学衰落、哲学百废待兴之时。摆在他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恢复理性的地位,重建形而上学,为整个人类知识大厦重新奠定基础。

方法论

对于哲学方法论的研究使得笛卡尔的哲学区别于以往的哲学。

笛卡尔想仿照研究几何学的方法来建立一种哲学的方法,仿照几何学方法,笛卡尔提出了理性演绎法

笛卡尔并不排斥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认为:旧逻辑只能用来推理分析已知的知识而不能获得新知识。几何学方法能够推演出新知识来但却只研究抽象的符号,而不研究知识。

方法不能给出大前提(类比为几何学的话,就是怎么确定公理或者定义是正确的前提),于是理性自身需要给出这个大前提,作为上学的第一原理,以便作为整个知识推理的大前提——理智直观

笛卡尔从理智直观出发,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的时候,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
  2. 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

这样一种依靠理智直观去找到的这样的一个基本原理,笛卡尔称为天赋观念

天赋观念

笛卡尔从来源的角度对人的观念做了区分,提出人的心灵具有三种观念:“在这些观念中间,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由我自己创造出来的。”

那么怎么去区分观念(以上面的三类去分类),笛卡尔认为:“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方法论的怀疑

这个怀疑是怀疑方法,和怀疑论有区别:

怀疑 目的
怀疑论 怀疑
怀疑方法(笛卡尔) 找到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东西

于是,笛卡尔就开始使用怀疑方法来检验知识,来寻找可以作为形而上学第一原理的天赋观念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

构成笛卡尔形而上学体系的原理:

  1. 我思故我在;
  2. 上帝存在;
  3. 物质世界存在;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天赋观念),就是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得到的一些结论(路径):

  1. 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
  2. 梦境中的一切是不可靠的。
  3. 所有形象都可能是梦境中的东西。
  4. 数学也是可以怀疑的。
  5. 我们也可以设想没有上帝。

笛卡尔发现,他在怀疑一切的时候,“我在怀疑”本身却是无可置疑的。

即:

笛卡尔认为“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可置疑的。而思想活动总是一个思想者在思想,一个怀疑者在怀疑,于是笛卡尔得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I think therefore I am.)。这里笛卡尔强调的是思想是“我”的本质,我在思想,我是自觉的、活动的,一停止思想我就不起作用了。

“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开端。

笛卡尔:“我”是一个心灵实体(心灵存在物),这个心灵实体的本质乃是“思想”。

  • 在笛卡尔时代,通过怀疑为哲学寻找无可置疑的基点,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无可置疑的第一原理,笛卡尔由此确立了理性的地位。

一切知识都是我的知识,一切认识都以一个主体为前提,由此主体性觉醒。

主体和客体的区分,也使得认识论的研究得以深入:
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确立我思的过程,即通过否定性的方式,排除知识的内容,最终剩下抽象一般的认识主体的过程,也就是确立主体性的过程。

上帝存在、物质世界的存在

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我们通过怀疑的方式确立了我思故我在,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没有肯定任何东西。
在我的思想中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的概念。我肯定不是上帝概念的源头,它一定另有原因。由此我们只能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无限完满的心灵,它把这种观念赋予我的心灵,所以我有上帝的观念(这个赋予者就是上帝)。
因为欺骗和谬误这些非实在的东西与上帝这样一个绝对是在的完满属性不相符合。如果上帝给予我们的认识能力是贻误人生的,他是我们认假为真,那他就是一个骗子。
现在,我们知道上帝是完满的,因而不可能欺骗我们,于是我们最大的怀疑便连根铲除了。这就是说,由于确信上帝的实在性和完满性,我现在也确信物质世界的存在。

笛卡尔通过排除方法进行论证,而且出发点就是二元的(心和物,我和世界),也因此存在二元论的问题。

笛卡尔论述上帝存在是为了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物质世界的实在性),他之前证明了思想实体的存在,而思想是不广延的,因而在他看来是和物质实体分离的,于是需要上帝的介入来使两者保持关联。

笛卡尔对实体的定义: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做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

在笛卡尔的三条原理里只有上帝符合实体的概念。

笛卡尔又讲:从来源上讲,心灵与物体都依赖于上帝,不过它们仅只依赖于上帝。而就本性而言,心灵之为心灵,物体之为物体,是依赖于自身而存在,所以从相对意义上说(两种相对实体),它们也可以叫做实体。

上帝创造了世界,赋予了世界自然规律,也创造了我们的心灵,赋予我们心灵规律的观念,心灵中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的东西是一一对应的。这个显然存在二元论的问题,而当时笛卡尔所处的时代就是二元论的时代。

确立主体性使笛卡尔称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然而也引出了二元论的难题。笛卡尔德二元论给近代哲学打上了深深地烙印。所以,笛卡尔需要上帝解决二元论的难题。

举个例子:心身关系问题

  • 心身二元论:笛卡尔最初认为两者没有关联。
  • 心身交感论:笛卡尔晚年认为存在一个转换器,将思想语音和身体语音互相转译。

大陆唯理论

笛卡尔简单概括下:

笛卡尔的目标:重新树立起理性的信心,重新奠定理性的基础,

笛卡尔的方法:

  1. 通过“我在怀疑”(我在思想)确立了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2. 论说“上帝存在”,之所以要证明上帝存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通过上帝存在的证明,来确证外部世界的存在。证明的方法:一个完满的概念一定要以一个完满存在作为原因。
  3. 笛卡尔的问题:二元论,可以通过论证保证心和物的存在,但是不能由此来保证心和物的一致性,仍然要靠上帝来解释(直接无敌了上帝)。

斯宾诺莎的生平与历史地位

斯宾诺莎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

斯宾诺莎被犹太教会被迫害的很深,就隐居在海牙的乡村,靠磨镜片(显微镜之类的)为生。

斯宾诺莎:“一般的哲学是从被创造物开始,笛卡尔是从心灵开始,我则是从神开始”。斯宾诺莎的神是神圣的必然性(终极存在)。

斯宾诺莎:事物被我们认为真实的,不外两个方式:或者是就事物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及地点的关系中加以认识,或者是就事物被包括在神内,从神圣的自然之必然性去加以认识。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伦理学》这本书):

  • 本体论——根据(基础)
  • 认识论——方式和手段
  • 伦理学——最终目标

斯宾诺莎消除笛卡尔的二元论,使其变成一个一元论,并且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想,以几何学为典范构建哲学体系,但是数学方法!=哲学方法,因此也妨碍了人们的理解。

关于直接套用数学思想解决哲学问题的一个例子:

命题四十四:理性的本性不在于认为事物是偶然的,而在于认为事物是必然的。
证明:理性的本性(据第二部分命题四十一)在于真正地认知事物(据第一部分公则六)或在于认知事物自身,换言之(据第一部分命题九十九),不在于认事物为偶然的,而在于认事物为必然的。此证。

本体论——关于实体的学说

笛卡尔对于实体的描述(心物二元论):能独立自存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只有上帝是属于实体的,但是不考虑上帝,心灵和物体又各自是有限的实体(相互独立,不为相互的原因)。

斯宾诺莎对实体概念的描述:

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即:实体即自因。(自己存在原因在自身之中)

由实体即自因推出一些规定:

  • 实体是无限的

由于实体即自因,所以它不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存在,因而是无限的。如果实体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它不是自因,不是在自身内而是在他物内,因而受别的实体所限制了。

  • 实体是永恒的

永恒即存在自身。由于实体即自因,存在属于它地本性,因此实体就不可能不存在,因而一定是永恒的。另外,实体既然是自因,其存在的原因就在自身之内而不可能由别的事物所产生,所以它的存在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必然是永恒的存在。

  • 实体是不可分的

如果实体是可分的,那么从实体中分出来的各个部分或者仍然保持着实体的性质,或者失去了实体的性质。就前者来说,具有相同性质的实体只能是同一个实体,而后者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存在属于实体的本性。

  • 实体是唯一的

如果有多个实体,那么众多实体的属性或者相同,或者不同。如果它们的属性相同,实际上就是同一实体。如果它们的属性不同,彼此之间就会相互限制,因而与实体的定义不符。

斯宾诺莎讨论实体的时候用了三个概念:

  1. 实体=神
  2. 实体=自然
  3. 实体=神=自然

斯宾诺莎的“自然”包括了:心和物。

natura naturans 能生的自然(作为原因的自然)
natura naturata 被生的自然(作为结果的自然)

斯宾诺莎对于神的理解:

斯宾诺莎:自然是自己存在的原因,也是自己存在的结果,实体即自因。神不在世界之外,而就在世界之内,即神圣的自然必然性。

斯宾诺莎的观念(自然就是自己的原因和结果)和宗教冲突特别大,也因此在生前身后遭受了很大的迫害。

当时比较流行和神学相关的理论:

  1. 自然神论

以牛顿作为最大的代表,牛顿需要解决一个第一动者的问题,牛顿就说上帝就是那个不动的动者,给了宇宙一个力。自然神论也被称为设计论。

  1. 泛神论

神不在世界之外,就在自然之中,就是那个神圣的自然必然性(这不就是我高中时候学的“唯物主义”吗?)。这个理论对黑格尔影响很大,可以说他就是最大的泛神论者。

斯宾诺莎的本体论(关于实体的学说)包括三个因素:实体、属性、样式。

  1. 实体

实体即自因,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形成实体的概念无须借助他物。

  1. 属性

属性,我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

实体因为有无限性,所以有无限多的属性,而从人能把握的角度,能把握的只有思维广延(继承笛卡尔的思想)。

斯宾诺莎把笛卡尔的两个实体下降为同一实体的两个属性,也就是心物两面论(其实斯宾诺莎这个思想也很合理,在笛卡尔那里,上帝调和思维和广延,在斯宾诺莎这里,神降维到实体,那么实体就来调和思维和广延)。虽然思维和广延是两个系列不相互影响,但是它们都可以是同一实体的两个方面,就是一致的,从而消解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

斯宾诺莎认为心和物是一致的,统一于最高实体,反映的是最高实体本质。

  1. 样式

样式,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

样式也就是实体的表现。

总结一下:

  1. 实体即自因
  2. 属性是实体的本质
  3. 样式是实体的分殊(表现出来的世界)

由于我们要认识世界只能根据认识样式的世界来,而样式是受限制的(要在他物内并通过他物而被认识),均有自己的原因,因此我们认识的世界是必然性的世界。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界没有偶然性,偶然性是人们无知的托辞。

斯宾诺莎由此构建了一个宇宙模型:

能生的自然——实体——自然的原因
被生的自然——样式——自然的结果

但是它们是一个东西,因为实体即自因,是自身的原因也是结果。

认识论

斯宾诺莎把知识分为三类:

  • 意见或想象(感性的知识)——没有确定性
  • 理性知识——需要推理来论证
  • 直观知识——对本质的正确认识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在斯宾诺莎这里称为真观念。这些真观念就是人的理智里最初的基本的东西,但是在思维劳作中锻炼的越来越复杂。

伦理学

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主要问题是,既然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他因”的,都受严格的因果必然性的支配,那么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如何可能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呢?

斯宾诺莎认为至善就是认识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

人想摆脱样式的限制,达到自由,就需要去认识自然的原因——实体,认识那个神,认识那个神圣的必然性。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德国哲学家、数学家

本体论

莱布尼茨所处的时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

莱布尼茨发现了自身时代机械论的世界观(力学的角度理解世界,而不去理解有机的关系)的问题,并提出人类哲学总要面对两个“迷宫”(问题):

  1. 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矛盾
  2. 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之间的矛盾(他所处时代的问题,不就是微积分。。。)

第二个问题就是连续的广延(解释世界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原子论(存在不可分的点,也就是机械论的世界观)之间的矛盾。莱布尼茨想对世界作积分。

世界上不可分的点有三类:
“数学上的点”是不可分的,但是它没有广延,只是抽象思维的产物而没有现实的存在。
“物理学上的点”具有现实性,不过它是无限可分得,因而不是具有统一性的实体。
“形而上学的点”是既现实存在又是真正不可分的实体。这种“形而上学的点”就是“单子”。

因此莱布尼茨的学说也叫单子论

所谓“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

单子的相关分析:

  1. 单纯性

“单子”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monas,意即“一个”或“单纯”。就是精神性的实体,也就是隐特莱希。

  1. 复多性

单子是无限多的。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复合的和无限的,因而组成这些事物的单纯实体就不是两个或者三个(笛卡尔),也不是一个(斯宾诺莎),而是无数多个(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

  1. 永恒性

单子是单纯的实体,因而没有广延、形状或部分,所以是不可分的。

  1. 单子之间相互独立

既然单子是单纯的,没有广延或部分,就不可能有什么东西可以进入其内部而造成变化。

  1. 质的区别

单子是精神实体,它们之间的知觉程度就决定了它们之间质的区别。单子和单子之间有质的区别,因此单子无限多。

莱布尼茨: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1. 单子是自因

每个单子都是自足的,自发展的。

根据这些分析,莱布尼茨提出了连续性原则:把世界上的单子排一个序,最高的单子就是上帝——单子的单子,最低级的单子到最高级的单子之间有无限的等级,每两个单子之间都有无限多的中间环节(然后一积分就连续了是吧)。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静态来讲,确实是连续的,但是单子之间是不相互影响的,动态来看连续性怎么保证?即任一单子的变化都不能带动其他的单子的变化的话,这个连续性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于是莱布尼茨提出了预定的和谐:上帝创造单子时就预定了单子以后发展的一切,不可能没有连续性。

某种角度来说莱布尼茨就用最大的奇迹来解释这个世界。

莱布尼茨很反对心物的偶因论:即心物的一致性不是因为内在的联系,而是上帝的奇迹。莱布尼茨反驳:这样的上帝设计方法不行,自己创造的两个实体还需要自己的保证,而是上帝在创造的时候就使得心物是一致的。

莱布尼茨的认识论

我一向并且现在仍然赞成笛卡尔先生曾主张的对于上帝的天赋观念,并且因此也认为有其他一些不能来自感觉得天赋观念的。现在,我按照这个新的体系走的更远了;我甚至认为我们灵魂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来自它自己内部,而不能是由感觉给予它的。

莱布尼茨的比喻:人的心灵就像一个有花纹的大理石,在艺术家手里花纹不通,雕的雕像就不同。即心灵本来的潜能在那,经过感觉经验的激发才能显露出来。

莱布尼茨还提出两种真理

  1. 矛盾原则

经过矛盾律判定逻辑上的真理。

  1. 充足理由原则

关于经验的知识需要充足理由——上帝(不再有原因的原因)。

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

经验论

唯理论的哲学家都试图用公理化系统的模型来建立一套哲学体系,使哲学称为一个科学体系,所以强调的都是几何学方法演绎科学。

而经验论从经验出发,重视实验科学。以“心理论”的方式构建体系,是“经验——观念——知识”的模式。

经验论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科学知识要求普遍性和必然性,而经验论强调认识知识是人这种特定生物体的特有的一种心理方式,那么也就意味知识是纯粹主观的东西,无法保证知识的客观性。

知识的普遍性和知识的必然性,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一个明显区别。

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洛克、贝克莱、休谟。

使经验论成为一个体系的是洛克。

洛克

洛克最重要的著作——《人类理智论》。

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并提出了“白板说”的关于认识起源的思想:人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外部事物刺激心灵在上面产生了印痕,这种印痕就是“观念”。

即:经验->观念->知识

主体对外部事物的感官(经验->观念的通道)被洛克区分为两种:

  1. 外感觉:对外部事物的感觉——感觉
  2. 内感觉:反思时的心理活动——反省

洛克经验论基本原则:一切观念来源于经验。

“观念”(idea)是洛克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用以表示心灵所知觉、所思想的东西。

观念分为两类:

  1. 简单观念:接受事物的刺激总是通过不同感官获得的,所以感官的经验都是个别的,且是被动接受的,因此基本特点:被动性、单纯性。
  2. 复杂观念:心灵具有组合个别简单观念的能力,形成的就是复杂观念。

关于简单观念和事物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洛克提出了:第一性的质、第二性的质。

所谓第一性的质就是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也即事物广延的性质。第一性的质是事物固有的原始性质。

第二性的质是指的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运动方式在我们的心灵中所引起的感觉。(比如颜色、味道啥的,引起的是一种主观的反应,那为什么第一性的质就不是主观的反应?)第二性的质是附属性质。

观念->知识:知识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知识也是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

观念之间的关系有四类:

  • 同和异
  • 关系
  • 共存或必然联系
  • 实在的存在

这里就发生了一个问题:知识是通过事物刺激外感觉获得的观念的关系的知识,也就是关于观念的知识。那么如何肯定观念和实相的一致性?即知识符合对象的证明。

洛克关于这个的证明救助于上帝:

一切简单观念都是与事物符合一致。因为它们不是人心自己能够创造的,所以它们一定是各种事物通过自然途径在人心上产生了作用的结果。那么为什么事物能够刺激感官产生感觉经验呢?只能说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创造的事物能够被我感知,创造的心灵就可以感知事物。
其次,除了实体观念以外,一切复杂观念都是与自身相契合的。

实体观念:事物属性集合起来的依托,这个东西就是实体(substance)。而事物被感知只能被感知到感性性状,实体无法被感知。因此实体类似复杂观念——只是我们心灵给予它的一个东西。复杂观念需要在心灵中和自身符合一致,而实体作为复杂观念要和外部事物符合一致,是无法证明的。

就覆盖范围来说(这里也体现了洛克不可知论的观念):

经验>观念>知识

贝克莱

贝克莱作为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之一,受到洛克的影响,但是对洛克的经验论不满意。

由于心物二元论会导向怀疑论,继而对宗教信仰以及科学发展都不利,因此贝克莱把物给去掉,提出“非物质主义”。

贝克莱认为,我们在知识中就两个因素,即感知观念的心灵和被心灵感知的观念。

一些相关推理:

  • 观念的存在即被感知。
  • 物=可感物=观念的集合
  • 物的存在即被感知。

贝克莱说他之所以用“观念”而不用“事物”,就为了反对心外有物的唯物主义。

贝克莱不是想把事物变成观念,而是想把观念变成事物,即维护观念的客观实在性。

贝克莱一般被庸俗马恩批批判为主观唯心主义,因为对“物的存在即被感知”的曲解(一个想证明上帝存在的主教怎么可能是主观唯心主义)。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观念,所以心灵才能感知这个世界(心灵智能感知同类的东西)。是为了解决心物二元论引发的不可知论。

贝克莱如何用这个理论证明上帝存在呢?

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

只要我们取消了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否定了感觉之外的任何非精神的来源。

既然事物就是观念才能被感知,因此一定有一个伟大无限的心灵,创造了这个观念的世界,也创造了我们有限的心灵,使我们能够感知这个世界。

一个关于唯心唯物的小问题

西方哲学史很少能找到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

按照第一性的二元分类:

  • 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
  • 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

而西方哲学史一般不会讲意识第一性,而一般讲理性或者理性共性概念的第一性。而一般的所谓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不会否定物质的第一性(自然先于人类精神)。

黑格尔:假如你把人类精神看作是这个宇宙产生的必然结果,那么显然在宇宙发生之初,就已经具有称为精神的因素。那么你不如说,精神才是真正在先的。

精神是第一性的,绝不是说人类精神是第一性的。而是构成人类精神本质的东西一定是先于自然就存在了。否则它就不可能通过自然产生出人类精神。

(不得不说庸俗马哲的毒害性好大啊)

因此:唯心、唯物之争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在一个问题层面上争论。一个讲的是时间性的在先问题,一个是讲逻辑意义上在先的问题。(但是学到现在基本都要那个隐特莱希来解释心物二元论)

休谟

最彻底的经验主义者——休谟,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他的结论是怀疑论的。

康德:休谟的怀疑论在多年前打断了我独断论的迷梦。

休谟认识论最基础的概念:知觉,也是休谟的理论里人类意识最基本的单位。

知觉有两类:

  • 印象:感觉印象(感性认识)
  • 观念:思想观念(理性认识)

经验范围之内知识是可靠的,但是经验的来源是无法解释的。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知识无法超出经验。因此休谟称自己的理论是“温和的怀疑论”,即只对感觉经验的来源表示怀疑。休谟的“怀疑论”称为不可知论更加合理。

怀疑论:一切都怀疑;
不可知论:某些东西不可知的。

人类理智的对象分类:

  • 观念的关系
  • 实际的事情

知识也就类比分类:

  • 关于观念的知识——必然的知识(符合逻辑即可)
  • 关于事实的知识——或然的知识(建立在经验之上)

休谟问题——归纳问题:一切归纳不能下全称判断。

一个例子:黑天鹅问题:澳洲发现黑天鹅之前一切的天鹅都是白的,于是我们归纳出:天鹅都是白的。

休谟在《人类理智研究》最后一段话:我们如果相信这些原则,那我们在巡行各个图书馆时,将有如何大的破坏呢?我们如果在手里拿起一本书来,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哲学书,那我们就可以问,其中包含着数和量的任何抽象推理吗?没有。其中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么?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投在烈火里,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

于是在休谟那里,哲学问题就是伪问题,因为哲学知识不属于观念的知识也不属于事实的知识。

那既然事实的知识是或然的知识,为什么人们会说牛顿物理学是普遍必然的知识?休谟说:在所有的原则里,只有因果观念使人们超出经验去下判断。

休谟对因果律的质疑:

  • 只看到结果,没看到原因,就无法推论产生结果的必然是这个原因。
  • 只看到原因,也无法推论一定会产生一个那样的结果。
  • 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是不可能做必然的因果推论的。
  • 经验也不可能必然地推论因果。

既然经验不可能推出必然联系,那么因果观念从何而来,休谟认为:

因果观念:习惯性联想

休谟没有否定习惯性联想: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罗素:休谟是“英国经验论的逻辑终局”。

近代哲学的社会政治思想

近代政治哲学有两个核心概念:

  1. 自然状态
  2. 社会契约

这两个概念产生的根据:当时思想家们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社会制度(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思想家们要揭示当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和问题,那么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根据当时机械的自然观,思想家们从人的本性出发,来分析社会的起源——那么一个社会制度符合人的本性它就是合理的。而当时认为人的本性是一种自然属性,那么从自然属性出发,来解释自然以及从人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演变。

霍布斯

霍布斯由于做过培根的秘书,是个经验论哲学家。他认为哲学就是研究物体的,并将物体分为了两大类:

  • 自然物体
  • 人工物体(国家就是人工物体)

人连接自然物体以及人工物体。

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属于自然物体,但他又是人工物体即国家的创造者和组成的材料。所以,要认识国家,就必须先知道人的本性。

人的自然本性:自我保存、趋利避害、趋乐避苦。

但是由于人和人之间由于各自追求欲望,就会发生冲突,所以自然状态被霍布斯形容为“人和人之间就像狼一样”,一定会陷入战争状态。而这样的战争状态发展下去,一定会违背人的本性:

追求自我保存->发生冲突->违背人的本性

此时自然法就起作用,就是建立在本性人的自然本性上的道德准则,使得人之间不要陷入战争状态。可这种道德准则是软弱无力的,于是人们为了达到自我保存的目的,便相互约定,把他们的自然权利转让出去,交付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把大家的意志变成一个人的意志。这个就是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过渡,于是国家就诞生了。所谓社会契约,就是一种权力的转让。

国家在霍布斯看来,就是一种人格。

国家的产生是通过人们相互之间订立契约,把全部权利交付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而实现的。
国家的实质就在于,它是担当起大家的人格的一个人格、集中了大家意志的一个意志,掌握了大家所交付的所有权利和力量的一个公共权利。

因此,在霍布斯看来,国家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有死的上帝”。国家为什么会内战不断,是因为国家不够强有力。

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体现了一种极端个人主义与极端专制主义之间的巨大矛盾。

洛克、孟德斯鸠

洛克的思想

洛克是应该“光荣革命”时期辉格党的主要思想家。

在洛克看来,人的自然状态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当权利收到损害就要报复,这才使得和平状态陷入战争状态,面对这种自然状态,人们才通过协商契约,国家由此而生。

洛克认为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所以人们不是像霍布斯所说的那样,将全部自然权利都交给专制的政府或君主,他们所放弃的唯一的自然权利只是维护自然法,惩罚犯罪者的执行权。

这里就存在和霍布斯的不同:霍布斯那里,是人们制定契约,将权利转让,所以不存在违约,因此国家权力不可侵犯;而在洛克这里,是人们和国家签订契约,转让的只是维护自然法,惩罚犯罪者的执行权,因此国家存在违约的问题,违约的国家,人民应该推翻它。在洛克这里,存在人民主权的思想。

在洛克这里,也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洛克认为,一个国家绝不能听任统治者凭借其个人意志实行专制统治,必须制订人人都要遵守的法律,统治者也只能根据法律进行统治。
为了防止君主专制,洛克提出了政权分散、互相制约、三权分立的“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的思想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规律)。

人类的法——根本理性

一般的法与具体情况的结合称作法律精神。

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过三种政体: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

  • 共和政体:全体人们或仅仅一部分人们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

  • 君主政体:单独一人执政,不过参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

  • 专制政体: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的性质是人民拥有最高权力,它的原则是“品德”。君主政体的性质是君主拥有最高权力,不过君主依据法律来行使权力,它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性质是个人依据意志和爱好来治理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孟德斯鸠看来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因此要有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让权力相互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

地理环境决定论:一般的社会规律或法则必须在具体的不同环境下发挥作用(法律精神),所以不同的地方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法制。

卢梭

卢梭哲学上的主要著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会人与自然人加以比较,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私有制的产生)

卢梭认为劳动使人拥有了土地产品的权利,然后就拥有了土地本身。于是私有制就产生了。

私有制产生了,就需要建立一个权力来维护私有财产的安全,于是就产生了社会契约,社会制度就出现了。社会制度产生,就产生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社会的不平等进一步深化。

卢梭在这里是和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史相反的:启蒙思想家认为人只要大胆的使用理性,提倡科学和知识进步,社会就会向进步的方向发展;卢梭认为社会越发展越不平等。

卢梭的这些思想会让人误解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美好的,主张人们回归野蛮状态。

实则不然,卢梭深知自然状态是回不去的,他其实想强调的是:到他的时代为止,一切社会制度都以牺牲自由平等为代价。那么能否找到一个社会制度,不以自由平等为代价,让它进入社会状态,任然有自由平等。

卢梭给这样一个社会契约做了规定:

合理的社会契约其要旨就在于“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的集体”。

制度制定的依据是公意。所谓“公意”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它是从作为个人意志的总和的“众意”中除掉相异部分而剩下的相同部分。

任何认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强迫它服从,对卢梭来说,这就等于说“迫使他自由”。(共产主义下的。。。人民民主专政!!)

卢梭的思想太过理想化,这样的社会制度要靠人们的道德觉悟,但是也某些方面促使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背景与康德的生平

德国当时虽然在政治经济上落后,但是在文化上并不落后于其他的欧洲国家。

德国哲学家的思想很晦涩。

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就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一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哲学在历史上参与了时代精神的塑造,虽然它确实十分的晦涩。

西方哲学史对康德思想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卢梭、休谟。

1770年,46岁康德评教授的就职论文:《论感觉界与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人们因此以1770为界,以前为前批判时期,以后为批判时期,所谓批判,是因为康德最重要的三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形成的是批判哲学。

可以把康德哲学看作是现代哲学的开端,黑格尔哲学史古典哲学的终结。

康德面对的哲学问题

康德面对的哲学问题主要有三个:

  • 理性的危机

哲学理论上没有证明存在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

  • 自由的失落

当时人们把科学理性推广到所有领域(自然、社会、人性等),带来了决定论的结果。举个例子:当时的社会政治哲学家用自然法则去理解人性,那么人、社会、自然都服从于自然法则,人就没有自由(被自然法则限制)。这和启蒙思想的“追求自由”的目标相悖。

  • 形而上学名存实亡

当时的人们的思想主要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排斥形而上学的东西。在社会中,形而上学名存实亡。

这三个问题在康德这里,问题主要是“知识的问题”。

休谟对康德思想的影响:打破了独断论。

独断论:没有对理性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的考察(没有考察什么能够认识,什么不能够认识),就武断断定的哲学理论(直接论说本体论)。

卢梭对康德思想的影响:对启蒙主义的反思。(在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由平等的)

康德:我过去认为唯有知识能够造福于人类,所以我以知识为荣,鄙视那些无知的人们,但是卢梭纠正了我的偏见,教会了我尊重人。

将康德的问题总结一下:在一个严格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世界上,人有没有自由?有没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和尊严?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体现的是人类理性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通达自由境界的一种理想。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一)

康德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首先对知识进行了分析。

科学知识至少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后天经验,一方面是先天形式。

后天的(a posteriori):个别偶然的、感觉经验的

先天的(a priori):普遍必然的、独立与经验的同时作为经验的条件(表现特征就是普遍性、必然性)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困境:如果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知识就不可能有普遍性必然性;如果知识有普遍性必然性,它就必须是先天的,而不可能是后天的,来源于感觉经验。

康德对这个困境的表达为: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即假如有普遍必然的知识,先天后天是可以结合的,既有经验内容,同时具有普遍性必然性。

康德对知识的符合论(知识符合对象)的批评:

  1. 假如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无法解释外部事物及其属性如何进入到我们的头脑中,即一个在意识之外的另一种实在如何进入意识,这是无法解释。
  2. 即使退一步讲第一个问题可以解释,也无法解释普遍性和必然性,因为假如知识符合对象,就一定是对象刺激感官带来感觉经验形成知识,无法解释普遍性必然性。

这也就是为啥叫做“哥白尼式革命”的原因:既然知识符合对象走不通,那么倒过来思考: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这里应该强调的是认识能力:我认识的对象,一定是我能够认识的)

康德吸取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理论,结合起来看待问题:

  1. 康德认同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一切只是来源于感觉经验。
  2. 人的心灵有一套自己的认识形式和结构。(这里的认识形式应该就是认识能力)

普遍性必然性是主体给与感觉经验的,因为主体具备一套先天认识形式,这套先天认识形式是主体独有,这样由认识形式加工整理的经验内容,一方面具备经验内容,一方面这些先天形式构成了经验的先天条件。

从内容上讲,知识是经验的、后天的;从形式上讲,知识是先天的。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二)

康德这样一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困境的解决办法也带来了相关难题。

既然对象是要通过我的认识形式为我所知的,那么事物对我们来说就分成了两个方面:通过我的认识形式知道的东西;在这个认识形式之外(背后)的东西。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能知道通过这套认识形式认识的对象,对象本身是什么我们永远无法得知。

也就是物自体不可知。这也就是康德不可知论。

康德用一对术语来讲这两个方面(为我们所知的对象,和背后的对象):

  • 显现:erscheinungen,apperanece
  • 物自体:dinge an sich,things in themselves

康德这也带来了形而上学的难题:形而上学的目的是追问终极存在本身,而在康德这里物自体不可知,那形而上学也就难解了。

康德主张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难题:

虽然认识形式的限制体现在了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但是另一方面物自体不可知也表明在我们的认识领域之外还有一个不受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可能是无限自由的领域。(物体能被我们认识是它的本质,引起它现象的原因,自由因)

既然如此,那么自由是有可能性的。在认识领域里一切都受认识形式的限制,是没有自由的。但是在现象之外有东西引起了我们对现象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无条件的、无限的,也就是自由的,自由不可以认识,但是可以思想为一个逻辑上的前提。

既然自由有可能性,那么实践理性就有了用武之地。

人类理性的两大功能:理论理性、实践理性。
理论理性:认识能力
实践理性:伦理、道德

也就是自由既然有可能性,那么道德伦理就有其可能性。

康德的历史影响和地位

康德的从二元论和不可知论出发,给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和科学之间画出了一道严格的界限,为道德和形而上学留有了余地。

康德:
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
人不是单纯的理性存在,而是有限的理性存在。

只有遵照理性法则去做的时候,理性法则才起作用。理性法则对人类理性而言,就是应该按它去做,但不一定按照它去做,体现为道德法则。

柏拉图:现象不可知,本质可知。

康德:现象可知,本质不可知。(当然这么简单区分是有问题,容易望文生义)

康德理论的关键:人类理性具有先天认识形式的证明。也就是需要的对理性能力进行分析和考察,康德把这种分析和考察叫做批判,因此康德哲学也叫批判哲学。

这个批判是和独断论相对的。

从康德以后,哲学都须以批判为出发点,要明确什么是主体/理性是可以认识的。

康德哲学

引言

启蒙主义的一个冲突: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冲突。

启蒙主义时期主打的是:理性、科学

科学理性造成了上帝的退位(信仰的衰落),但是科学理性能否取代上帝在精神上空出来的位置?充当不了,科学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

建立在神学基础上的价值崩溃(上帝死了),绝对价值的丧失,虚无主义的问题无法解决。

(张志伟老师的一个观点:精神的问题怎么解决?假如接受不了尼采的方式,就试一试康德的方式。)

康德把人的理性的认识能力区分为三个环节:感性、知性、理性。

知识是由判断构成的: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

判断可以分为两大类:

  • 分析判断:指判断的宾词原本就蕴含于主词中,是从主词之中抽出来的。举个例子:物体是有广延的。这种判断逻辑上没有问题,当然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因为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已知的东西。
  • 综合判断:指的是宾词是后来通过我们的经验加在主词之上的。举个例子:物体是热胀冷缩的。但是科学知识不仅要有经验添加的新内容,而且还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综合判断可划分为:

  • 后天的综合判断:单纯的经验性的判断。不具有也不需要有普遍必然性。
  • 先天的综合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举个例子:科学知识就须要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我们需要着重对先天综合判断进行分析。

康德将先天综合判断的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具体划分为三个问题:

  1. 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2. 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3. 一般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也就是通过给科学知识定一个标准,最终再用这套标准去衡量形而上学是否是科学知识。

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内容: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先验辩证论。都涉及到了“先验”的概念。

先验(transzendental):研究先天认识形式的科学,康德称为先验哲学。
超验(transzendent):指超越经验之外的物自体,属于不可知的领域。

这两个方面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两个方面:对自然的描述、终极存在。

形而上学想认识那个超越的对象,就是非法使用了认识能力,而一切形而上学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迫使我们的认识能力超出经验范围之外

理论理性

康德:知识需要有经验,但是只有经验不够,它需要有主体认识形式对感觉经验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知识。

康德将人类理性的功能分为两类:

  • 理论理性:认识能力
  • 实践理性:行动、意志功能(主要在伦理上的)

人的认识能力分为三个环节(结构):感性、知性、理性

康德主要探讨的是知识的问题

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判断可以分为分析判断综合判断。比较关键的是综合判断,综合判断可以分类为:后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判断是先天综合判断。那么问题就落实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康德将先天综合判断的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具体划分为三个问题:

  1. 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2. 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3. 一般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前面两个问题都是证明题,第三个问题是个判断题,需要用前两个问题得到的关于先天综合判断的标准去衡量形而上学。因为科学知识作为事实存在,只需要在理论上证明,而形而上学在当时作为科学还不是事实。

三个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法:

  1. 纯粹数学如何可能?——先验感性论
  2. 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先验分析论
  3. 一般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先验辩证论

先验和超验在康德这里是一组词。先验哲学是研究先天认识形式的哲学,超验指的是物自体。先验和超验都是以往形而上学的研究内容,对应的是自然和终极存在。康德用这组词就是想说明:我们认识世界的逻辑结构是可以的,但是研究超验的终极存在是超出我们的认知的界限的。

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构划分:

  • 先验感性论(感性)
  • 先验逻辑论
    • 先验分析(知性)
    • 先验辩证论(理性)

先验逻辑是和形式逻辑相对的。形式逻辑只关注知识在形式上是否合乎逻辑,并不关注知识的内容(举个例子:飞马是会飞的马)。在形式逻辑分析的知识背后需要有起认识论作用的逻辑。也就是认识论(举个例子:理性演绎法)。形式逻辑主要有两个方面:判断的规则,违背逻辑会发生什么错误。先验逻辑也一样,于是就分为了先验分析和先验辩证论:

  • 先验分析——关于真理的逻辑
  • 先验辩证论——关于假象或幻想的逻辑

先验感性论

也就是研究感性先天的直观形式。在康德看来感性就是直观,人只有一种直观能力就是感性直观。康德坚决反对人有理智直观,他认为人只有感性直观。

把外感觉排除之后,剩下的是空间;把内直观排出之后,剩下的是时间。

(外感觉感觉的是空间+外感觉感觉到的东西;内感觉感觉到的是空间+内感觉感觉到的东西)

因此:

空间和时间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

空间和时间是我们看待(感觉)的方式,时间是我们反思的方式,空间是我们感觉事物的方式。

康德对此的证明分两类:

  • 形而上学阐明——证明空间和时间是先天直观形式
  • 先验的阐明——证明先天直观形式构成了经验的先决条件

康德要证明的:时间和空间不是事物本身的存在方式,而是我们看待事物、与事物发生关系的直观的先天形式。

空间和时间是感知事物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感知的结果。以空间为例,要感觉外部事物,就已经以空间为前提。

人们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的空的空间和时间,但是却不能想象有某种不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

那事物本身是以空间、时间为前提的吗?(这里有问题,当然是有部分的前提的)

当然不是,因为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比如空间这个概念只能是一,不存在相应的可数的个体。

康德:空间与时间是不是通过感性经验而获得的经验概念。

人的直观能力、空间感是先天的。(形而上学阐明)

因此,空间、时间是直观不是概念。

既然空间时间是先天直观形式,那么它们就构成了经验的先决条件。(先验的阐明)

康德认为数学可以分为几何学和算术:

  • 几何学——关于空间的科学
  • 算术——关于时间的科学

那么数学普遍必然性的根据就有:就是因为空间和时间是先天直观
的。

康德的结论:空间与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

人类只有一种直观形式,没有理智直观。

理智直观是什么?就是想什么就有什么。

其实我们要理解:不管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人只能通过先天认识形式去感知这个世界(即三维+时间)。

先验分析论

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知性纯概念”,亦即“范畴”。

感性之所司在直观,知性之所司在思维。

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思维无内容是空的。

康德强调感性与知性结合才能形成知识。

康德通过形式逻辑论证知性范畴:康德通过形式逻辑的判断表去找背后起认识论作用的范畴表。

判断表:

  • 量的判断:全程的、特称的、单称的
  • 质的判断: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
  • 关系的判断:直言的、假言的、选言的
  • 样式的判断:或然的、实然的、必然的

对应四组范畴:量、质、关系、模态

  • 量的范畴:单一性、复多性、总体性
  • 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
  • 关系的范畴:实体与偶性、原因与结果、交互性
  • 样式的范畴: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性与非存在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这四组范畴就是知性的纯概念、先天认识形式。

康德关注的问题:知性范畴对经验的作用。要证明知性是经验的先决条件。康德把这个证明叫做“先验演绎”。

康德认为人都在使用范畴,但是需要证明一个合法性依据,即范畴应用于经验的客观有效性范畴是经验的先决条件

范畴演绎:主观演绎、客观演绎

康德证明的先决条件:

  • 感性直观
  • 先验自我(先验我思)

  • 感性直观和自我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感性只能提供杂多表现,感觉材料。

  • 形成知识需要综合。

综合归于知性的能动性。

康德范畴演绎的核心:我思必须能够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

我思即统觉,最高原理是:我与我自身的同一性。

我的杂多表象如何是我?通过知性综合而来。

范畴为什么对于经验有客观有效性?因为范畴体现的就是自我的综合统一功能。

范畴对于经验的客观有效性:

  • 范畴=知性(认识主体)的综合统一功能
  • 它一方面把先验自我的同一性带给每一个杂多表象。另一方面把杂多表象带到先验的自我中来。

感性和知性怎么沟通?康德称沟通的东西为想象力——先验的想象力

举个例子:我们看到一个事物,是通过感性直观感觉经验所得,形成一个脑子里的图像需要综合,综合起来的规则是范畴的规则,在这之间,想象力在感性之中起了范畴的作用。

范畴不只是知识的形式,也是对象的形式。知识和对象的一致性的原因:综合统一规则。

知性为自然立法

康德说得“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

我永远在经验物自体,但是物自体不在经验之中,我只能经验认识范围内的显现。经验就是表象,表象作为经验必须符合连接表象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知性的综合能力,亦即范畴,因而知性为自然立法

康德和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认识的不同点:

  • 亚里士多德——范畴是体现存在的意义
  • 康德——范畴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形而上学想解释世界在康德这里有条件的实现了——内在形而上学

知识范畴实际上也就划定了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和范围。

先验辩证论

我们的认识从感觉经验开始,通过和知性范畴结合形成判断,但是人类理性不满足于此,它希望我们的知识能够构成更大的体系,能够使我们所有的知识形成完满的体系,这就需要理性的作用。

感性提供杂多表象,知性加工这些表象形成知识,理性进一步把知识调整成体系的作用。

  • 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接受性
  • 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构成性
  • 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理念。——调整性

理性有三个理念:灵魂、宇宙、上帝

形而上学的三个原理(笛卡尔):我思、上帝、世界

这三个理念体现的是理想的统一性:

  • 灵魂主观世界统一性
  • 世界万物统一性
  • 上帝大全统一性

假如试图去认识这三个理念,就会陷入幻象之中。

幻象是混淆了理想的统一性和现实的统一性。

(形而上学是超验的,当做理想、目标是可以的,但是试图认识就会陷入幻象)

传统形而上学分三部分:

  • 理性心理学——灵魂
  • 理性宇宙论——世界
  • 理性神学——上帝

理性宇宙论康德用“二律背反”进行批判。

二律背反(antinomy):理念不是当作调整知识的理想统一性,当作为现实同一性,认为可以经验。把整个宇宙当作对象去认识,就可能导致一个结果:对同一个对象形成两种矛盾理论,但是各自又能够成立,就是“二律背反”

这里康德的“辩证法”其实是贬义的,是从智者普罗泰戈拉那边届来的。

理性想认识超验的东西就必须使用到范畴,范畴有四组,那么形成的二律背反也是四组。

  • 第一组二律背反:世界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界限,世界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没有开端也没有界限,它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都是无限的。

康德的证明方法主要使用了反证法。

正题的证明: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在空间上没有界限。既然时间无限,那么时间刻度从何而来;空间假如是无限的,那么空间就是无限个有限的空间综合而成,就说明无限的有限累加就是无限。那么世界是有限的。

反题的证明:假定世界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界限。那么在开端之前世界是虚无的,而存在是在虚无之前的;空间有限,就说明空间之外是空的,那么也就说明空间是无限的。那么空间是无限的。

  • 第三组二律背反: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

正题——仅仅以自然因果律解释自然是不够的,有必要引入自由因。

反题——没有自由,世界是按照自然因果律解释的,一切是必然的。

正题的证明:因果律本身的原因即自由因,不再有原因的原因。自由因分两种结果:

  • 自然因果律(无限回推)
  • 自由因果律(自由因)

反题的证明:因果律讲凡事皆有因,一个不再有原因的原因是违背因果律的。

这个二律背反就是因为我们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整体可以认识,就陷入了这个矛盾中。但是当我们把直接分为物自体和显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象界有知性的范畴立法,一切都服从因果律;而在现象之外,引起现象的原因看作为自由因逻辑上是合理的。

我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到宇宙有自由因,我们只是思想上的逻辑假设。但是在人身上发现有一种可能性,它有自由因,有绝对开始行为的一个原因,用不着找因的原因,即“人有应该”。
自然既不可能引起一个“应该”,也不可能制止一个“应该”。

康德将理性宇宙的批判叫作二律背反,将对理性神学的批判叫作理想

康德理论的核心批判:“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批判的核心:判断的逻辑必然性和事实的现实必然性之间的区别。

在哲学史上,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最深刻的、最系统的和最全面的。

实践理性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

在近代哲学中,康德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不过他所说的实践还只限于伦理学的范围。

人类一方面作为自然存在,受到自然法则的限制;另一方面,作为理性存在,也会遵从理性法则行动。只有当有理性的人按照理性法则行动,理性法则才会起作用。

理性法则是人应该遵从但不一定遵从的法则。

理性法则对人来说体现为“应该如何如何”的道德法则。

康德的伦理学是典型的动机论。

康德认为,从结果或者行为本身来判断,不能辨别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

只有因为诚实而诚实的行为,才能称之为道德行为。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在现实中没有并不意味着理想中不应该有。

人的理性恰恰是要创造自然界没有但是应该有的东西,这也是体现人的尊严的地方。

道德法则如何可能?

主观准则对所有理性者,这样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道德法则——定言命令

(命令其实就是“应该如何”)

命令有假言命令和定言命令:

  • 假言命令:有条件的命令式
  • 定言命令:道德命令目的与手段是统一的。这类命令即定言命令。

康德给了定言命令的判断依据:

  • 普遍性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你的行动,要使你的准则通过你的意志上升为普遍的法则。
  • 质料公式:你的行动,要把自己的人格中的人性和其他人格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仅仅看作是手段。(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 自律性公式: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的观念都是普遍立法意志的观念。每个有理性的存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的看作是一个由于意志自由而可能的目的王国中的立法者。(即处于自身内在必然性而行动,自由即自律)

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为自身立法。

道德法则为出发点实践,落到实际又收到了自然法则的约束,那么怎么调节两者的关系?

自然界:幸福作为目标;理性:道德作为目标。二者如何协调?

康德构造了一个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幸福是获得德行的原因,追求德行的实现也能带来幸福的结果。

德行是配享幸福的首要前提;在此前提之下,能享受到幸福,此为至善。

道德本身没有前提,但是道德的实现可以预设条件,即实践理性的“公设”:

  • 意志自由:意志自由,道德才可能。
  • 灵魂不朽:灵魂不朽,才能实现德行。
  • 上帝存在:上帝存在,保证两个世界协调一致。(搞了个后门把上帝引进来了)

康德心目中,没有建立在神学基础上的道德,但可以有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神学(道德实现的条件)。

康德的主要精神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导的法则。

康德哲学意识到了近代哲学启蒙主义中理性和自由的冲突,或者说科学和道德/自由的冲突。

后世也把这种冲突说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的平衡(马克思韦伯)。

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的生平与著作

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法哲学原理》

谁若想理解黑格尔,只能靠他自己。
有多少研究黑格尔的人,就有多少个黑格尔。

黑格尔的思想和地位

黑格尔认为康德批判了形而上学,但是并没有重建形而上学。

黑格尔对康德问题的回应:康德要求对理性进行批判亦即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批判本身是不是理性活动?因此真正的批判应该是理性的自我批判。

我们的认识活动构成了知识和对象的矛盾运动

黑格尔首先的回应就是:把认识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

所谓物自体就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为我们认识的东西。

黑格尔将认识论和本体论统一起来。

简单来说,当我在认识世界,我和世界是处于同一整体之中,我的活动和世界是密切相关的,当我认识了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我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是世界的自我认识。

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精神也就是自然万物绝对精神的具体体现。

黑格尔强调实体即主体

照我看来,——我的这种看法的正确性只能由体系的陈述来予以证明——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实体。

从三个方面来叙述:

  • 只有当我们把实体同时也理解为主体,理解为自己展开自己的运动的时候,才能说明它的现实性。
  • 实体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就表现在它自身之中就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
  • 实体的运动就成了以终点为目的的自身展开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

绝对精神——人类精神的绝对化

绝对!=绝对精神:绝对展开为外在的自然,在人类精神活动中,绝对才成为绝对自然。人类参与宇宙活动,就已经参与本体论之中了。从绝对到绝对精神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

黑格尔的辩证法

“辩证的否定”乃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

否定总是有内容的,即否定终止,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

否定性是毁灭的力量,但唯独有一种东西能在毁灭中仍然保持生命,那就是精神。

黑格尔哲学史古典哲学淋漓尽致的发挥,也是古典哲学最后的生命力。

黑格尔很多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融入后世的哲学思想中。

作为最大的形而上学家,黑格尔给古典哲学画上了一个句号。

哲学与人生

哲学应该回归生活。

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的意义恰恰在于人生的有限性。

人生之所以需要意义,源于人类对于虚无主义的恐惧。

尼采:绝对价值的丧失。

人为意义而活,人生就是一场冒险。(萨特:奇遇)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高中时期天天想这几把东西,最后得出就是这个结论,可是却发现现实没有自由。。。)。

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的划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人生意义不要在之外找,而是要在本身去超越,当然超越不到超验去。

最后说两句

看的很爽,还是得看看哲学史来理解一些通俗的概念。后续再看德国哲学,通往分析哲学、亚欧哲学。我想,我最后会回归到中国哲学。

人生有限,也是自由的,道德的自由到现实的自由是有前提的,我会去追寻或者塑造这种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