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二十讲笔记

如何了解尼采

最近看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余明锋老师在b站开的一门公开课——《悲剧的诞生》二十讲,主要讲的是德国哲学,具体下来是尼采的哲学,即《悲剧的诞生》这本书的导读。发现这种人文哲学还是挺有意思的,遂简单记录一下。后续括号里的有可能是解释,也有可能是我随堂的一些想法。

哲学的概念

概念性的反思,即思考看待问题的视角。因此哲学史不是单单的概念史,首先应当是问题史。

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提出的问题能切中时代的命脉,从概念反思的角度对时代作了一种诊断,甚至是提了一种方案。

这里余老师提的概念很显然是人文哲学的定义了:探究的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并不会去思考意识本身的一些属性。

了解尼采

尼采:

  1. 最有反叛性;
  2. 文字最为生动有趣;

因此尼采是在世界范围内对青年的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这里以余老师挑选《悲剧的诞生》这本尼采的处女作作为公开课的内容,也是为了更好地带领观众进入尼采的思想世界。

悲观主义

尼采的问题用一个词概括——悲观主义

悲剧精神是对悲观主义这个问题的一个回应。

一些关键的观点:

  1. 悲观主义!=悲剧精神
  2. 尼采的悲观主义不只是个人气质的问题(并非人格特征上的悲观主义),而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处境问题(每个人都会面对着悲观主义的问题),原因就是人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者(你看,这里直接肯定了人的存在,并不会去探究存在,所以说这里主要探讨的还是人文哲学),与其他存在者不同就在于对有限性有着充分意识。

人为什么会越长大越孤单呢:人小时候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长大了便意识到了。

从叔本华入手去了解悲观主义

哲学处理的问题

最神秘的是我们日用而不自知,熟知而非真知的一切。

了解叔本华

尼采的思想其实是接续着叔本华的,尼采悲观主义的问题源于叔本华。

叔本华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小乘佛法)。

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核心命题:生命就是欲望

生命就是欲望

1,欲望无法得到根本满足,隐藏在一切能满足欲望背后的是根本上不得满足的我要。在这个条件下,我们会有自由,但是自由就成为了重负。

如果人生是以追求幸福为目标,就如抱薪救火;而即使能满足所有的欲望,就会陷入一种深入的无聊。

这也就是钟摆说:人生无非是在痛苦的一端和无聊的一端之间钟摆性地运动。(这纯纯的佛家思想了)

2,欲望不但无法得到根本的满足,而且我们的欲望在根本是盲目的。

这个观点也引发了目的论的瓦解。

目的论的瓦解

目的论的世界观:对这个世界的整体有一种意义上的回答。

叔本华是第一个以目的论的瓦解为思想的出发点(自为存在不也是告别了目的论么),彻底显露现代现代世界观阴暗面的思想家。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悲苦的人生观

人生如果是悲苦的,那我们不还是会时不时地体验到快乐吗?

什么是快乐呢?

我们通常理解的快乐:欲望的满足带来的快乐(果然一切从欲望去解释)。这种快乐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辨:

  1. 这种快乐本身意味着痛苦,因为这种快乐是以一种缺乏为前提的,这种快乐的另一面就是痛苦。
  2. 这样一种通过欲望的满足带来的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它蕴含着更严重的痛苦,难免摇摆于痛苦和无聊之间(根本性痛苦)。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欲求,但是欲求的成功与否,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了我们的焦虑),因为这样的欲求不但受制于人际之间的斗争算计,往往难以逃脱世界的偶然性。

不过在生活重重的焦虑之中,我们偶尔也会体验到另一种快乐——审美的快乐。

艺术的本质

另一种快乐:欲望的摆脱带来的快乐,也就是审美的快乐。

生活中一些美好会让我们出神,遗忘掉欲求,这是一种纯净的快乐,比如春花秋月、蓝天白云、秋风落叶(自然美)等等。

这种审美的快乐是我们理解艺术的关键。

叔本华说艺术的本质:艺术是艺术家通过天才去创作的能让人们免俗,从欲望中超拔出来的一个领域。

教育和美育

美育的根本应该是让人免俗,把人从欲望中摆脱出来。

健康的文化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相关的文化都是以欲望的满足的方向去努力的,最终得到的也只是第一种欲望的满足带来的快乐。

现代社会难免以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的基本维度去发展文化基调,但是也应该去给人们带来审美的快乐的角度去发展文化,不然人们只会越来越庸俗,越来越焦虑。

叔本华的生命态度

生活买卖

叔本华对生活的比喻:生活就是一桩亏本买卖。人生是很不划算的,我们每天努力投入,但是最终收获的主要就是痛苦和无聊,而在人生的终点,我们还收获了死亡。

什么是审美的快乐

叔本华:如果我们在欲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就会越发德陷入的生命的痛苦中。

叔本华不只谈论了生命的真相问题(生命就是欲望),其实还谈论且着重于生命的态度问题

审美的快乐:欲望的摆脱得到的快乐,因此有一种纯净的品质(前面强调过了)。这种快乐的发生,根本的机制其实是我们的主体性姿态的转变:我不再是那个欲求的主体。叔本华也因此把审美的主体称为世界之眼(是不是说不再是有欲望的人了,而是一个感受世界美好的存在),作为审美者,突破了个体的界限。

(还是感觉有点微妙的东西,比如我去审自然美,比如感受着蓝天大海很快乐,这时的我的这个快乐是不是因为蓝天大海带来的某些因素(比如清新的空气)满足了我本身的肉体的部分欲求呢,所以我感觉这里讲的欲望预设为了人在社会中的欲望,哦人文哲学啊,那没事了)

生命态度的转换

叔本华一方面说明了生命是欲望,另一方面有说我们需要去追求生命态度的转换,摆脱欲望,追求美,也因此叔本华是反对自杀的。

自杀者以为自己一死,就可以解脱了,但其实自杀者已经深陷了一种预设的成见——我的生命就是个体性生命。其次自杀对于生命问题于事无补,个体的消亡对生命的解决没有真任何意义。当我们想通过自杀来解决生命困境的时候,其实预设了一种肯定生命的态度,即这样的自杀其实是因为满足欲望但不得,并没有完成生命态度的转变

当然这里叔本华说的自杀是普遍因为追求欲望不得导致的自杀,并没有去论述为了摆脱欲望或者尊崇的品德而做的自杀。

一个人突然地死亡的惋惜:失去了面对死亡的机会,从死亡机会中看破人生的机会,去转化主体性姿态的机会。

叔本华的救赎论

在审美当中,我们获得了从肯定生命的态度中摆脱出来的一种救赎感(佛教的思想根深蒂固)。

但是审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赎(审美的快乐并不会持久化),只是一种慰藉。真正的救赎在于审美给我们指引的转换契机。

我们在社会中感受到地根本的焦虑,其实是自我的焦虑,而审美的快乐并不在于美里的内容,而是我们能摆脱自我,摆脱欲求的姿态,成为世界之眼。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根本,就是我们的自我观念,并且我们的自我观念渗透着他人的目光(什么为他存在),我们以他人的目光来批评自我。

简单来说,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态度的转换就是:从积极地追求肯定生命的态度,转换成跟生命拉开距离,淡然处之的态度。这也是叔本华讲的否定生命,也就是否定生命向前欲求的姿态,并从中超拔出来,其实就是一种长久的审美的姿态(这不就是佛吗)。

为啥还需要学哲学

这一讲余教授讲了讲哲学是啥、当今学哲学的必要性之类的,和课程本身并不是很搭界。

哲学是一种概念性的反思

哲学是啥其实是哲学导论这门课的内容,十几分钟视频当然也就是浅显说一下概念(这里余教授还谈了自己的书《还原与无限》,听起来有存在显现的无限序列的感觉)。

哲学与科学是区分开的

科学是实证的,哲学是反思的。

科学都拿数据说话,着力于探求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联系,主要的是因果联系。而在做实验获得数据之前,都存在一些预设(这个算很基础的预设了,唯物主义的规律观这种),而且科学并不会反复纠结于这些预设,因为科学作为一种工作,是需要这些预设来作为工作假设,并以此为基础往前走。

而科学预留的这些问题(表现为概念性的预设),就是哲学需要研究的部分了,因此哲学是一种概念性的反思。

科学对概念性问题的回答,需要哲学来做进一步反思(其实文学也可以反思,所以最近我也一直觉得哲学就是文学的一种特殊类型,这里的文学的范畴就很大了)。

而且,哲学的反思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每个时代面临的时代问题是不同的。

哲学的历史性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成见,都有自己需要反思的前提,每个时代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哲学的历史性(一这么说,我就越发感觉人文哲学就是文学的一部分了)。

哲学当然会去研究永恒的问题(比如保安三问),可是每个时代的成见(占据支配地位的知识形态)的不同,每个时代的面临的时代问题的当然是不同的。

哲学的现实性

因为哲学具有时代性,因此我们当然不能用不同于我们的时代的哲学家的思想来解答我们所处的时代面临的问题,对我们的自我理解进行反思。

哲学意义上的反思必须是切身的展开,真实的行动(思想上的行动)。

因此哲学的研究离不开哲学史的研究,甚至广义上讲离不开思想史的研究;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仅仅是哲学史的研究,因为哲学的研究需要我们转化哲学家的思想来做自身时代的反思。

因此当我们研究某个哲学家的思想时,要去作为一个思想的转化者,即藉着某个哲学家的思想去理解我们时代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去进行自身的反思。

当然了,这里也存在预设了,我们的这个转化的工作也是需要批判的,这就是后话了。

《悲剧的诞生》前言相关

自我批判的尝试(第二版前言)

这里其实就说明了尼采和叔本华是不同的:叔本华一生只有一个思想体系(佛教),而尼采则不断地在做自我批判。

而这个前言是尼采从后期的思想立场、思想视野出发的,所做的一种自我解释和自我批判,因此初读这本书可以先从这个前言跳过(OK,等我书到了直接从第二章开始看)。

致瓦格纳的前言(第一版前言)

瓦格纳尼采所处时代的一个艺术家,这本书其实就是尼采和瓦格纳的对谈。

这个前言其实强调的是艺术的严肃性。

尼采: 我们对待艺术都不够严肃。

那么如何严肃地看待艺术呢?简单的概括:

  1. 艺术关乎真理(太形而上了。。。);
  2. 艺术关乎政治共同体;

艺术关乎真理

艺术是真理的路径,是真正形而上学的活动。

艺术关乎政治共同体

艺术为共同体奠定精神基础(这个我是深刻感受的,宗教本质就是一种艺术的演化,而当今各种政治共同体都会有宗教的影子,比方说儒教)。

因此尼采在当时那个时代写这个书(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就是为了给新生的德意志奠定精神根基。

如何转化叔本华

前面也说过了研究一个哲学家是要做思想的转化的,用这个思路出发去看尼采怎么叔本华的思想的。

叔本华:不同的主体性姿态会对世界有不同的呈现,而在艺术的眼光当中,世界以更为纯净的形态呈现(抛弃了欲望去看待世界的话,存在显现的都只是他的显像,而存在的显像就是存在本身)。而艺术仅仅就是一个慰藉并不是根本的救赎,根本的救赎就是生命姿态的转变。

尼采:艺术就是宗教,就是根本的救赎和共同体的精神根基。

尼采说:希腊就是这么干的(对柏拉图思想的改造),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就是严肃对待艺术的(回退+反思,对劲了)。

小结

尼采对叔本华的思想做了转化,并且要转化公元前六世纪以来整个西方的精神史,对生命基本问题的看法。

《悲剧的诞生》论说方式

反哲学的哲学

尼采特别喜欢在不同层次间跳跃,简单来说同一个名词其真实概念不相同。

哲学的关键在于概念性的反思,但是尼采概念界定的方式比较特殊,没有很明确的概念而是用了一些隐喻表达(比如酒神和日神)。

生命问题的解决,不在于哲学的论辩,而在于艺术的创制。

因此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反哲学的哲学,也就是书中提及的“反理论人”的,这个“理论人”的原形就是苏格拉底,也就是本书的核心人物。

尼采批判苏格拉底,批判哲学所固有的理论人的倾向。包括,在他看来科学就是一种理论人的倾向,用科学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就是一种形而上妄念。

隐喻的迁移

尼采的论说是以一种隐喻的迁移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以概念的抽象)。

所谓隐喻的迁移就是指不用概念去表达某个集合,而是用集合中某个特征明显的对象去表现整个集合(月色、花等相较于美),能让主体直接通过这个对象明白这个集合的核心概念。

概念的抽象其实就是属加种差(种加属差):即概念关系之间有属种关系。

五个层次

尼采在书中隐喻的迁移有五个层次,都是由“酒神”和“日神”引申出的。

第一个层次:神话形象

阿波罗(日神),狄俄尼索斯(酒神)

第二个层次:对应的两种艺术类型

造型艺术,音乐

第三个层次:两种艺术本能(根本)

阿波罗精神,狄俄尼索斯精神

尼采:这是生命本身的两种艺术本能。

第四个层次:两种生理现象

梦,醉

借此来表达第三个层次。

第五个层次:两种文化类型

日神文化,酒神文化

落脚点,并谈论了希腊文化,并引申到当时德意志的文化根基。

尼采通过这几个层次来回的穿梭论说,反对了哲学抽象概念性的反思(虽然这些形象的东西也是一些概念)。

总结

范畴:为其他的概念提供提供基本规定性的概念,最基础的概念。

在尼采这里,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就是一种范畴

尼采的阿波罗精神

(我理解的对应:日神精神——显现;酒神精神——物自体)

有关阿波罗精神的两大误解

误解一:以为阿波罗只是太阳神

德尔菲神庙的主神:阿波罗。

德尔菲神庙的神谕:勿过度认识你自己。

误解二:阿波罗与迪奥尼索斯的对立:秩序与混乱、理性与非理性

阿波罗精神和迪奥尼索斯精神都是艺术的精神。

不要把阿波罗精神和迪奥尼索斯精神的对举理解为理性和非理性。

论述方式:梦境

尼采着眼点:生命的构造能力和构造需要。

在梦境的创造方面,每个人都是完全的艺术家。

尼采实质要谈的是生命本身和文化创制的梦境性质。

生命本身和文化创制的梦境性质

生命本身

生活中有一种假象性质,如果解构/科学去看待就会失去相关的刺激(是不是指显现背后的物自体?)。

这时有两个问题:

  • 剩下的一定是真相吗?
  • 是否摧毁人性的生命现象?

不轻易戳破生命的假象是否有一种生命智慧在当中呢?

我们往往以事实来看待眼前的一切,可尼采强调这一切其实都是有构造的。

文化的性质

阿波罗精神为我们的生活给了秩序。

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生命的自我的叙述,由此得到一个群体性的生命的安排。

以神话为核心的古代的文化不但凝聚共识,而且塑造生命的形式。

尼采关于阿波罗精神的叙述隐含着一种对启蒙思想的反思。(果然和康德意图类似,但是尼采更加有趣,更加热烈)

总结

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含义:

  • 人人都有造型的能力
  • 人人都有造型的需要(需要一个“假象”,也就是形而上学)

《悲剧的诞生》前半部分的两条内在线索

尼采艺术类型学

德国哲学家对艺术的三分法:造型艺术、文学、音乐

举个例子,黑格尔:

  • 造型艺术:外在
  • 音乐:内在
  • 文学:外在+内在

叔本华:

  • 音乐:意志的语言
  • 表象世界:造型艺术、文学

尼采的三分某种意义上结合了黑格尔和叔本华:

  • 史诗:造型艺术
  • 抒情诗:音乐

悲剧从这两者斗争中诞生。

尼采如何面对悲观

阿波罗精神底下就是悲观主义。

阿波罗精神呈现的面貌是斗争的结果,对悲观主义的压制克服才产生了奥林匹斯世界。

狄奥尼索斯精神深入到希腊文化的根底,和阿波罗形成新的二元关系。

当时德意志所面临问题

为什么尼采要在书中谈希腊

  1. 希腊在整个西方文明中的独特地位(两希文明)。
  2. 希腊精神对于那时德国精神的独特意义。
  3. 尼采研究的主要领域就是希腊。

德国面临的问题

文化理想被过度解构后难以确立,统一性被瓦解。

希腊悲观主义

对生命基本问题的回应来塑造文化理想。

总结

我们如何理解文化的精神内核,如果把所有的文明路径看成对生命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可以穿越历史去理解。

尼采与瓦格纳

尼采与瓦格纳的相遇

在瓦格纳妹妹家里演奏一个曲子时,被尼采的妹妹听到了,然后相识。两个人都是叔本华主义者。

瓦格纳的艺术家人格

因为参与革命常年流亡海外,且典型的没钱。这个人格让尼采很震惊,一种学者人格与艺术家人格的强烈冲突。当时柯西玛、瓦格纳、尼采三人的交往是非常甜蜜的。两人成了忘年交后,尼采认为自己参与了瓦格纳的事业。

瓦格纳与《悲剧的诞生》

瓦格纳的音乐戏剧理论是《悲剧的诞生》这本书一个基本的背景。瓦格纳有很高的艺术抱负,称自己的作品为音乐性戏剧或者总体艺术作品。书里“悲剧的重生”写得就是瓦格纳。

总体艺术作品是融合音乐、灯光、指挥、戏剧等等为一体的。这个概念就是要复兴古希腊悲剧的本义。

瓦格纳本人就是古希腊传统的再现。

索福克勒斯还是一个深刻的宗教思想家,因为希腊剧场有公共崇拜的性质(酒神)。悲剧是一种古代公民宗教形式。这也是为啥瓦格纳看不上意大利、法国歌剧,他是要复活希腊歌剧在当时的地位。这个意义上瓦格纳也把自己理解为贝多芬和莎士比亚的合题。

瓦格纳音乐思想的转变:音乐为戏剧服务->戏剧为音乐服务(叔本华理论的影响)

戏剧为音乐服务也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继承的思想。